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八)段落

2020-07-06 10:15 作者:摩天轮上的无尽夏  | 我要投稿

段落能否删掉

段落能否调换

答题方式:

        不能调换(删掉),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删掉)后不合逻辑。 (不合并什么逻辑简要指出)

分析:

      1.判断能否删掉或调换(一般不行)

      2.判断这些文段之间的顺序关系:并列关系、层进关系、总

分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首段的作用

答: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

       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门》的首段:“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首段作用:

        开启或引出下文。如徐志摩的散文名篇《藏根草》的首段:“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3.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首段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4.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中间段的作用

答: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 结构上的作用:过渡 表达上的作用:衬托。

        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 表达作用: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 表达作用:反衬。

        如《痛哭和珍》:“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其作用肯定就是反衬。再联系选文中 “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等描写作者自己的语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2.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 内容上的作用: 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末段的作用

答:

末段作用: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如《普希金之画》的末段:“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这一段正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题旨的点化。

        有时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偏偏又很含蓄,学生说的“看不懂”。“看不懂”正是写这一句的作用。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

        此外放在末尾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除了上述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根据上述概括,其答案为“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八)段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