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博弈
“有业绩”的新能源只剩段子。
“没业绩”的数字经济只有人气。
一个原则是,不要和市场争论。市场是唯一判断对错的标准。
新能源车渗透率35%,5年后渗透率假设到70%,这5年的增长率100%,每年的增长率只有15%。而且渗透率到顶时,他就没有增长空间,和传统车一样的估值了。
这和过去几年,每年100%增长的风光情境,天渊之别。
乏味的价值股,为什么不买高分红的央企呢。
人工智能,渗透率≤1%。ChatGPT给了清晰的路径,应用生态将涌现未涌现。5年内到20%的渗透率,是2000%的增长空间。
可能更重要的是,路径依赖的基金经理们,还重仓着新能源,没新增资金买。新的主线数字经济,他们也没多少筹码砸出来。
大盘主升浪感觉快到了,上半年的高点很快被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