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钱裕墓

2023-03-03 00:10 作者:羽心萦  | 我要投稿

位于锡山市西南郊窑窝里,1961年4月发现。

钱裕,字宽父,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氏后裔。死于延祐七年(1320),葬于至治元年(1321),妻陆氏与钱裕合葬。

墓葬结构为竖穴砖室墓,中间用砖墙隔开并列双穴,墓顶用四块大青石覆盖,用三合土嵌小黄石填缝,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外和穴内四壁涂有一层三合土,墓底铺一层松香。钱裕妻陆氏尸体尚未腐朽。

随葬品154件,包括金银器皿、首饰、漆器玉雕饰品、丝织品、纸币等。金银器皿有金杯、金带扣、银托盏、银盒、银罐、银匜、银唾盂、银罐、银碗等,金银首饰有金簪、银钗、银插花、银发罩等,漆器有漆奁、漆粉盒、漆盆、漆桶等,玉器有镂雕桃形玉杯、玉带钩、玉饰、玉簪等,以及玛瑙、水晶、琥珀饰品,丝织品有袍、衫、背心、裙裤、鞋和粉扑、钱袋等,纸币有“至元通行宝钞”伍百文、贰百文两种共33张。此外,还出土有铜镜、木梳、木枕、核珠及圹志一方。

该墓出土随葬品反映出13世纪后半至14世纪前期,我国在金银细工、髹漆、玉雕、丝织品等手工工艺方面的水平,对于研究宋末元初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无锡地方历史有一定价值。

“邓万四郎”款莲生贵子高足金杯在灯光下金光熠熠,虽然没有雕刻花纹,但整只杯子的形状很简洁大方。“陈铺造口”款海棠形貘纹金带扣刻工也相当精致,装饰荷花莲蓬,钩身以浅浮雕技法刻划了海棠花,钩颈部曲度较大,便于穿带。

莲生贵子高足杯和海棠形貘纹金带扣这两件金饰都有商家的店铺铭记,看来是当时比较出名的珠宝铺子出品。

鎏金花瓣式银托盏是我国出土元代银器中最富特色的一种,雕刻精美,极尽华丽,杯子的花瓣层层叠叠,托盏的花纹也十分精致,可见江南金银器工艺制作有着比较高超的水平。

还有一些银盆、银荷叶盖小罐、银渣盂、银筷、银调羹、银匕、银碗、银杯等银制的器皿,看起来就是平时的用具,更注重其实用性,在工艺上就简洁得多了。

银插花、银发笄、银发针、银发插、银发罩、银耳挖等都是当时比较常见的银器首饰,“邓万四郎”款金箍饰品,显得要更加精致一些。

一对云纹银盒也很精致,虽然盒子不大,但纹饰清晰匀称,简约大方。银玉壶春瓶和银花瓶倒没有过多的装饰,但线条极其流畅。

钱裕墓还出土了十件漆器,有奁、盒、盆、桶等,都是一色漆,这也是钱裕夫妇生前的日常用品。这些漆器造型还比较简单,也没有过多的修饰。

钱裕墓出土的丝织品共计二十八件,其中服饰二十六件,有衣、袍、背心、裙、裤、鞋等类型,还有两件日用品是钱钞囊、粉扑。这些丝绸的品种以罗为主,还有少量纱、缎、绢。

大多数是素面,有些面料上有暗花,织的是缠枝牡丹海石榴,还有的使用了刺绣的工艺。这些丝织品多数是女性用的,元代江南地区富裕家庭的女性,当时日常服饰大概就是丝织品。

东室随葬:头部有金杯、金簪、银碗、银筷、银匙各 1 件。腰部有金带饰 3 件、金箍饰 1 件、玉饰品一批和水晶珠一串。上身穿绸衣,下身穿绸裤、裙,脚 穿绸鞋。

西室随葬:头戴银发罩 1 个,罩中挽髻,两侧有银插花、银钗和玉簪等饰品, 耳上戴琥珀耳坠 1 副,头上有木枕头 1 件。上身穿绸衣,下身穿绸裤、裙,脚穿 绸鞋。胸部放一包折叠整齐的衣、裙、裤、鞋,中间夹着绸钱袋 1 件,袋中藏至 元通行宝钞一叠,衣包旁放着银碗、筷、匙、匕各 1 件。身旁上部有漆奁、漆盆、 核珠和铜镜,周围散放各种银器皿。

据出土《大元故处士钱公圹志》志文所记,墓主钱裕,字宽父,无锡人,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之后裔,生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卒于元延祐七年 (1320)。元至治元年(1321)葬开化乡甲丈坞亥山。志文载,钱裕“虽平生之事不 出州里,然逢太平之世,为太平之民,行己正直”。当时“北南士大夫之往来,闻公 长者,往往欲识面”,特别是受到了元代著名理学家许鲁斋之子、中书左丞许敬 臣的赞许,赞他“宽父钱公有信有义,交际四十余载如一日,积善之家......”; 著各书画家赵孟特地为钱裕书写堂匾“种德”;更有“前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 使刘藻填讳”,可见钱裕作为一方“处士”,虽“无意禄仕”,却“力务生业”, 德才兼备,广交贤良。

钱裕作为吴越王钱镠的后裔,优良家风代代续传,其祖父倜傥尚义、乐善好施、持家有法,钱氏得以成名发迹,兴家立业。祖辈积累的财富,使钱裕出生朱门绣户,但他却将丰厚家资推让兄弟姐妹,凭借勤劳“力务生业”,开拓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这些出土文物中,特别是一批元代手工业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金银器、丝织品等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想见钱裕夫妇对现实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他们富足安乐的一生。

钱裕墓出土玉器,器型丰富,质地多样,或小巧玲珑,或古拙粗犷,或精雕细琢,或神态可掬,主要是墓主人生前所用,由此推测钱裕亦是爱玉之人。如青玉桃式杯、白玉翁仲、鱼形青玉饰、鹿形白玉饰、猴形玛瑙饰件等均堪称玉中珍品。其中一件“春水玉带扣”,更是反映北方游牧民族春蒐秋猕的射猎捺钵娱乐传统生活的艺术典型,且是目前唯一一件元代记年墓出土“春水玉”带扣。

钱裕墓出土了6件金器和一大批银器,大多是钱裕夫妇生前用品,这些金银器精工细作、极尽华丽。其中的“邓万四郎”款莲生贵子纹高足金杯、“陈铺造”款貘纹海棠形金带扣,都带有商家店铺铭记,造型独特、纹饰别致、錾工精美;“陈铺造”款鎏金折枝花卉纹花瓣形银托盏,犹如盛开的牡丹,生机勃勃,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在我国出土元代银器中极富特色。

钱裕墓出土丝织品共计28件,包括衣、袍、裙、裤、鞋、钱钞囊、粉扑等,质地柔软细腻,光滑亮丽,多为女性所用,反映了元代江南地区富裕家庭女性的日常服饰原貌,它们与其他出土物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元代江南地区富裕家庭的生活缩影,对研究元代江南地区社会的经济、生活以及丝织、印染、服饰加工工艺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钱裕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