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玉梦》连载:091【家与国】上

2022-05-05 14:54 作者:青玉梦中人  | 我要投稿

致新读者:

您现在看到的是原创系列小说《青玉梦》第一部《破碎山河》的连载。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在架空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如果您也喜欢天马行空的脑洞想象和家国天下的侠义情怀,请一定不要错过!

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点击我的主页专栏、文集,查询往期的所有连载。同名公众号“青玉梦中人”和豆瓣阅读《青玉梦》也在同步更新。

祝您在故事的星辰大海中自在遨游~

上期说到,吴耽意图拉拢李撷扇未果,祭出幻心丹作为要挟。没想到李撷扇受毒瘾所迫,立刻松口,甘愿听命了……


大太监吴耽稍用伎俩,便将穷途末路的李撷扇强行拉到了自己的船上。此时此刻,李撷扇纵使心中有一万个怨忿,也只能安安生生地坐在吴耽面前,听他把自己的盘算讲出来。

“你可知道,皇上终于要将洞庭水师的兵权交给朱再青了吗?”吴耽开始说正事了。

“怎么,江南的废物,抵挡不住益州军了?”李撷扇知道江南水师的不少统领、将军都是吴耽的党羽,非要说些话来膈应他。

吴耽一笑了之:“呵呵,咱家本就知道他们是庸才,没指望他们能赢杨昭惠。不过自从绝阵营攻打襄阳失败,杨昭惠也难以大肆东进,只能龟缩在江夏、江陵,扼守不战。”

原来自从方撷愕兵败被杀之后,杨昭惠的大军早已不再急攻,转而稳扎稳打。可他牢牢控制住长江中游几座大城,又在杨俑的催逼之下偶尔派兵骚扰下游,这下搞得像一把半插入燕国腹地的匕首,拔不出来,捅不太深,但又不敢无视,令燕国君臣忐忑不已……

李撷扇道:“杨昭惠进取之心貌似已尽。但守住了江夏、江陵两地,只要他愿意,即可随时沿江而下进攻洪州、扬州,最终占领运河。如此一来,他就等于控制了沿岸的鱼米和粮道,久而久之,北方军队也会缺食少粮。”

“不错。北方军粮,有六成需要从江南进补。白孝元的大军跟杨俑那厮激斗甚久,损耗不少。再丢江南,皇上怕是输不起了。我举荐的那些将军恐怕守不住洪州。朱再青已经两次请战,皇上快要答应他了。”吴耽面色忧愁道。

李撷扇笑道:“公公不愿看到王爷领兵?”

吴耽道:“废话。而且皇上也不愿给他兵权。毕竟有一个文韬武略都优于自己数倍的皇叔存在,对他来说就好比卧榻悬剑,寝食难安。给了朱再青兵权,皇上自己的位置怕是要坐不稳;可不给他,皇上又怕没位子坐了。”

“仔细权衡,没位子坐怕是比位子坐不稳更添忧虑吧。”李撷扇揣摩道。

“不错,所以他多半还是要让王爷去力挽狂澜了。这是咱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吴耽道。

李撷扇道:“王爷一旦有了兵权,你便再也斗不过他了。”

吴耽摇了摇头,又道:“非但如此,朱再青在请战之前,还公然在朝会上提出自己的用兵主张,说是要从北方陆军中抽调八万人南下,再将城中精锐水师尽数派出,主动进攻杨昭惠,说非得如此重拳,才可将贼人逐出国门。”

李撷扇道:“为保江南在秋收之前能获安宁,恐怕也只有这样的办法。如若不然,杨昭惠败而不走,还是有可能抢走大批秋粮。”

“所以皇上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他的主张。朱再青这一步棋走得好啊,看上去是救国救民,实际上讨得水陆两军兵权……皇上这几日被他气得整夜难眠,但也想不出办法了。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怎能处理得了如此左右为难之事啊?”吴耽阴阳怪气道。

“公公若不将皇上说成是什么小儿,我还真的以为您要挺身护主,为天子分忧了。”李撷扇笑道。

吴耽眼睛一瞪:“你少挖苦我。”

李撷扇眼神一斜道:“您不愿看到王爷大权在握,这我理解,可是不愿看到北方军变弱,这又是何故?难道……白孝元统领,也是你的人?”

吴耽一撇嘴道:“哼!我倒是想啊!可是那白孝元向来只管带兵,不问朝政,对于朝中多年来的党争,也是尽量不偏不倚。他好歹算是风陵党人,我巴结不来,他不记恨咱家让他下过大狱,就算咱家烧高香了。”

“那你为何不想看到白孝元的兵力被抽调?”李撷扇依旧不解。

吴耽反问道:“你可知道,咱家的祖籍在太行山麓?”

“知道。”

“当年洛阳和谈,我家被划入燕兴荒界,举家被迫内迁,连祖坟都没有想好如何处置,就被官府撵到了冀州。和我吴家有一同遭遇的人还有很多,其中也包括咱家的义父冯公公。正因为此,我们这些人才和朱再明那帮家伙斗了几十年……”吴耽说出家族之不幸,语气里透着些悲哀。

李撷扇听到此处,竟觉得有些同情:“这些事我也曾听说过,毕竟前人之过,难以挽回了。”

吴耽道:“可是这两个月来,白孝元凭一己之力,竟能和杨俑、李仁亲自指挥的大军对抗,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在芮城、函谷关一线相持已久,互有胜负。白孝元见平地上已经难以用兵,便派人翻山西进,想要占领汾河一带,图谋由蒲津渡反扑兴境了。”

“晋地险要,兴军不会抢先一步攻占吗?”李撷扇问道。

吴耽咧嘴大笑:“占是占了几个,但兴帝那俩傻儿子赵王、代王,占了也守不住。这些日子白孝元在晋阳一带屡屡得手,势头猛得很,已经打到咱家老家了!”

“所以你希望北方军能乘胜追击,至少占住太行。”

“三十年了,咱家一直未能回到家乡,每每想到祖宗的祠堂和坟茔,都甚是心寒。那一带尽是些穷苦人家,初被赶到冀州时,当地几乎是不管不问,多少人都因宅地跟冀州人起了冲突,被打死了;活着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整日在乡里遭受欺侮,说我们祖坟在荒界,早已成为‘无根之人’。我们这一代內迁的人,得不到任何庇佑,想要出人头地,只能进宫当太监,最后还真应了别人骂的那样,成为无根之人了……”吴耽不知怎么了,竟然将自己年轻时的苦楚讲了出来。

李撷扇仔细想了想,突然觉得吴耽,甚至吴耽背后的一大批人,都有可怜之处。吴耽的本意也很简单——夺回祖地,仅此而已。

为何对祖地如此挂念?难道是因为吴耽年少时因失去祖地、内迁冀州而饱受欺凌,所以认为只有重新得到祖地,内心才可得到安宁吗?

又或者这种对祖地的依恋与他是太监有关?太监已经没有了后代,只能牵挂先祖了。毕竟人活一世,总得有些东西需要牵肠挂肚吧?

或许两者都有。

吴耽只想着白孝元能帮他夺回祖地,不希望北方军南调。但万一江南因此尽失,北方又能存活多久?乱世之中,多少人必须做出家与国之间的取舍!但吴耽并不是什么国士英雄,他就是这么想的——抢回我家就行。毕竟这所谓的“国”,曾经在三十年前因一纸洛阳之约让他无家可归,如今他怎么肯为国分忧?

如此一看,这个老太监,恐怕也并没有他自己和别人想象的那般高明。

“吴耽,你觉得世人太高看我,我反而觉得世人太高看你了。”李撷扇心中是这么想,但不敢直说,只是眯了一下眼睛。

吴耽见他神色有异,忙道:“李公子,你难倒困了不成?”

李撷扇尴尬道:“没有……风大,眼里进了沙子。吴公公,你接着说。”


【未完待续……】


新作推广不易,万望元老读者帮忙扩散宣传~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赞当捧场,投币促生产,

收藏存回味,转发助创业。 

《青玉梦》连载:091【家与国】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