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哔哔社】略论仙侠游戏中的符篆文化
文 | 咸鱼老熊
本篇文章阅读时长约12分钟 :)

仙侠二字,想必是很多人心中从小到大的一种情怀。上到早期仙侠类小说的风靡,如《诛仙》、《尘缘》和《仙路烟尘》等,下到仙侠类的各种游戏,如《轩辕剑》、《仙剑奇侠传》到现在的《鬼谷八荒》和《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等,这类作品至今热度不减,无外乎都是从各个文学艺术角度为大家谱写出了浩瀚壮阔的仙侠世界,让人心驰神往。
在各类仙侠游戏中,除了大部分主角都能御剑飞行或者释放各类炫酷的法术技能之外,还占有一席之地的,便是各类符篆了。符篆既可以作为物品在游戏中单独使用,因而具备各种奇奇怪怪的功效,也可以作为释放技能的某种消耗品或催化物,让你获得某种强力BUFF。

游戏中小小的一张黄纸,寥寥神秘的几笔,便赋予了其各种功效。看似简单,但是背后却也蕴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符篆文化。
符篆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巫觋(xí),是治丧、祭神等仪式的衍生物。其形成时期据马王堆出土的符篆所考,似在秦汉,是时的符篆“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直至宋元时期形成了所谓“三山符篆”的鼎盛三派,有了其自己的符篆理论,它们分别为龙虎山天师派,茅山上清派和阁皂山灵宝派。这三派也秉持着开放的心态,逐渐与丹道思想、儒家思想融会贯通,衍生出了诸如神霄、清微等派。这些派名也在现代被各个仙侠玄幻作者活跃在了笔下,成为了诸多此类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白月光”。
| 通真达灵,幽狱追魂——天师符法
那么,首先让我们来讲一讲天师派。早些年很多专爱骗人钱财给人画符,或上门在空气中念念有词帮你驱邪的那类民间神学人士,便喜欢称自己为某天师,也是和天师派的技能专精相关。天师派的技能分为阳醮和阴醮两类,也可以说叫清醮与幽醮。前者更多的是祈福谢恩,泽被众生。后者则是驱邪除恶,降幽卫道,其大多是通过焚符的方式进行使用,这也是天师派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比较大写特写的一个方向。

对于天师派来讲,符篆并不是简单在黄纸上写神秘文字。在南宋初期,便有了一套关于符篆的详细说明文档:
“凡书符,先入室焚香,默坐良久。炁定神悦,叩齿运用,心与符一,符与心俱。东熙不须回首,吹炁不在作声。磨墨点朱,皆如金光银光,染笔下笔,惟见呈光分明。运存不在泥滞,一举见前。语咒专在心声,正当书符之时。心境无染,下笔书符,如自传喜神。书讫,运炁赐诀。凡驱邪符,当运自己煞炁;济度符,当运天然之生无。皆不在形容,乃密运之妙也。”
其实细想不难发现,符篆这类物品,实际上是书写者或使用者用于从现世沟通乃至借取某种神秘力量的承载物,是天地变化、气运流转的一张“记录卡”,而不是人人照葫芦画瓢写了就会有用的。每种符篆若要达到期望的功用,都有自己特有的材料、书写方式和使用方法。有的符篆更像是医生给你开的病历单,医生之间互相可以看的懂,知道怎么诊治或开药,但是你看了却一脸懵逼。

| 用天覆护,紫炁顺成——上清符法
如果将天师派比作游戏中的法师,那么下一个要说到的上清派,便更像是游戏中的辅助,或者更具体点说,就是那种在你头上叠BUFF的。并且上清派的BUFF理论玩的飞起,是诸派中各种义理思想最为繁复的一派。

上清派起源于江苏茅山。没错,就是你认为的茅山道山的那个茅山。但是他们的符篆并不是像各类电影或电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单纯为了处理某种只能夜晚蹦迪的怪物,而是更多的在于调理养生。开山祖师爷是一位叫魏华存的晋代女性,她原本是天师道的祭酒,后来才开创了上清派,并且这一道派深受唐代诗仙李白所信仰。这也是为什么在李白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很多对仙界的想象,这类意象也在其诗歌中屡屡出现,诸如: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江山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丹田了玉阙,白日思云空。”(《访道安陵遇盖环为予造真篆临别留赠》)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飞龙引二首》其一)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短歌行》)
说回到上清派的符篆,其多叫上清XXX符,使用方法也不似天师派一样,而是多以佩戴的方式来使用,这一点有点像西方护身符的韵味。但是上清符法整体遵循
存思——服气——咽津——念咒——佩符
这一套路径,来最终达到叠BUFF的效果。存思在于“存神念炁,期感神明”,服气在于“吐纳无爽,持摄不乖”,进而咽津达到“使充布脾腑之中,结作十二神”。在进行上述步骤的同时,来念咒书符,最后还需要进行类似“扔骰子”的掷筮环节,看看老天爷批不批这个OA审批流程。只有老天爷批了,这个符才有效用。具体的写法、咒言、握法、手印、顿脚(脚法)和使符方法因符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异,可见上清符法的繁复。

|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灵宝符法
最后,需要说一说灵宝派。它和上清派大致同时,但对比来看,它却吸收了一些佛教大乘经义的思想,成为了性质上更像游戏里治疗的角色。灵宝派又被称作为“道医”,善用“符水”。 “符水”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有点耳熟,或者在老一辈嘴里听到过乃至小时候看到过。在医学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曾经,有些地方的人将一张黄纸画的符烧成灰,然后放水里,给你一喝,便宣称包治百病,这就是符水的一个民间体现。再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早期的太平道,张角、张宝、张梁,也是经常以符水来给大家治病,才有了后来揭竿起义的黄巾军: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通道,其或不愈,则为不通道。”(《典略》)

当然,正统的符水制成方法并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过分神乎其神,符水的使用更多的是因为疾病之人“不胜汤药、针灸,惟服符饮水”。此外,用于符水制作的符墨会掺杂中药磨粉,才能达到一定的医治效果。水也是有讲究的,至少不能是你家的自来水,并且某些符篆取水的时间也比较特别。在服用符水的时候,也有各种仪式的要求。
值得额外一提的是,在灵宝符法的“符水”治疗术之外,其符篆典籍中还有许多药方和酒方,如胡麻膏、天门冬煎方、松脂酒方等,这些理论也逐渐被传统中医所吸收融入,延续至今。
| 吾乃成就世间一切善行者,
吾乃集世间万恶之总成者——西方符篆
其实,除了中式传统的各类符篆,西方文化中也是有符篆的,不过兴许由于语言方面的不同,更多的被称之为“符咒”或“符文”,并且书写符号的载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功用方面偶尔也会带有一点“黑魔法”属性。

除了特别的“黑魔法”属性之外,在很多文学作品的描绘中,西方的符篆也带有召唤的性质,可谓功能更为强大。施术者通过绘制召唤阵,持特有的手法并念出咒语,便可以召唤出你心中的那个她。

而在很多西式风格的游戏中,符篆的载体也更为开放,甚至通过各种符篆的搭配,可以进一步增强某个装备的属性。可以说符篆这个东西,算是被老外在各类作品里玩的更加花里胡哨了。


| 写在最后
对比东西方的符篆文化,符篆实际上成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神学体系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的符号象征系统。人们希冀通过这一符号语言与自然界以及更广泛的外界万物进行沟通或“借力”,以达到超脱现世的理想目标。
但我们也需要明白,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依靠符篆便能事事顺意的,符篆毕竟带有很多神秘色彩,仙侠游戏中的主角也不是靠着几张符便能横行天下的。靠天靠地还是不如靠自己,画符求符这种事也只能是一种心理安慰,切忌不要上头搞迷信。
-END-
游戏哔哔社 - GAMEBB CLUB
维塔士成都工作室自发组织的一个游戏编辑部。
我们欢迎任何人通过投稿来展述你对游戏相关内容的各种原创性思考,比如游戏品鉴、剧情故事、新手攻略、人文历史,甚至你在游戏过程中与他人那些深深浅浅的故事。
关注我们~ 带你了解更多游戏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