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浅谈伪“满洲国”的经济统治和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矿产资源的掠夺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满洲国”政权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政权。“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时称热河)。
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根据1936年伪满“国务院”的资源调查报告,东北煤炭储量约为30亿吨,铁矿储量约40亿吨。其他矿物有金矿、菱镁矿、铝矾土、油页岩、金刚石等。林业、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在张作霖时期就已经打下,日本为了侵略战争需要而在东北全力发展军事工业。钢铁主要集中在鞍山和本溪。化工主要集中在辽阳。煤炭工业集中于抚顺、本溪、阜新。页岩油和合成燃料工业集中在抚顺和吉林。菱镁矿采冶业集中于海城和大石桥。水电集中于吉林和鸭绿江。机械、军火、航空工业中心为奉天(今沈阳),纺织和食品等轻工业则集中在大连、丹东、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伪满原有的工业主宰部门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伪满成立后,其他日本财阀的资金迅速涌入东北。1937年抗日战争战争全面爆发后,伪满对工业部门实施经济统制政策,采取“一业一社”的原则,每个行业都成立一个垄断性的特殊会社或准特殊会社。根据这个原则,满铁交出了自己原有的工业部门,经过重新组合,建立了庞大的特殊会社——“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由日本一战后最大的新兴财阀,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的创始人鲇川义介担任满业总裁。自此,日本垄断了“满洲国”境内所有的钢铁、煤炭、化工和电力产业。此外,还成立了“满洲电话电报株式会社”、“满洲机械制造株式会社”、“满洲矿业开发株式会社”、“满洲航空株式会社”、“满洲人造石油株式会社”、“满洲纺织株式会社”、“满洲毛织株式会社”、“满洲化工株式会社”、“满洲林业株式会社”、“满洲采金株式会社”、“满洲畜产株式会社”、“满洲图书株式会社”、“满洲水产株式会社”、“满洲火药贩卖株式会社”、“满洲烟草株式会社”、“满洲农产公社”、“满洲拓殖公社”等四十多家特殊会社。这些会社由日本投资者和"满洲国"政府共同出资,赢利时按照双方股份比例分成,亏损时满洲国政府对于日方投资确保百分之十的利润,1932年年为了控制满洲国的金融市场,在满铁和日本关东军的一手策划下,以伪“满洲国”政府的名义颁布了《满洲中央银行法》,成立了金融行业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特殊会社——伪“满洲中央银行”。为了攫取“满洲国”的货币发行权,在日本关东军的精心策划下,伪“满洲国”颁布了《满洲国货币法》和《满洲国旧货币整理法》发行伪“满洲国”圆作为货币取代之前的东北海关两货币系统。
同时日本侵略者也开始掠夺东北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当时满铁和满矿两家株式会社旗下共有十几座规模不等的煤矿,仅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抚顺就掠夺了22800万吨煤炭,这疯狂的掠夺反映出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事工业的膨胀。抚顺煤是一种含硫量低、燃烧效率高的无烟煤,在日本的煤炭市场备受青睐,日本海军对抚顺煤的使用有特殊规定,日本最大的海军工厂——吴工厂和最大的炼钢企业昭和制钢所全部使用抚顺煤。日本侵略者在掠夺东北的煤炭资源时采取“要煤不要人,以人换煤”的人肉采煤政策,煤矿的日本副矿长不顾矿工的劳动安全,导致透水瓦斯爆炸等矿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矿工由于在井下超负荷工作,导致疾病流行。1963年,在吉林省松原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的发掘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张矿工的工票,工票的主人叫牛世清,工票上记载牛世清1940年5月共开采煤矿400多吨,当月工资为42.34元,但在扣除17项费用后牛世清反而欠矿上大柜4.22元,这张工票和万人坑内的累累白骨仿佛在控诉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煤炭资源的掠夺和对矿工的无情压榨。
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就是为侵略战争服务,战争是残酷的,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人们懂得了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更应珍惜和平铭记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