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火焰/卡狗传讯」命运的契机即将到来,你们拥有打开彼此心门的钥匙。Ti...

4年了,从不知所然的悸动,到试探的接近,再到你进我退我追你逃的拉扯。安若无数次,在一个个失眠煎熬的夜,想借着夜晚的感性发信息问陈放:“到底有没有真正喜欢过我?”但都忍住了。
为了这一个不确定的答案,她痛苦过,失望过,怨恨过哭过,怪自己没出息,怪自己放不下。
可谁又能告诉她,为什么每次当她觉得自己仿佛已经淡忘了这个人的时候,他就会以各种恰如其分的方式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打破那好不容易恢复的平静,又一轮新的痛苦,精神内耗,然后再趋于平静。
安若曾经很喜欢发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也喜欢拍植物,制作成小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头像点赞,心里就会生出淡淡的欢喜,好像他们之间互通了暗语一样,她也弄不清,自己到底是真的热爱生活,还是为了那一个“红心”才热爱记录生活。
后来她偶尔才能看到那个熟悉的点赞了,但却在其他朋友的动态下面都能看到那个红心,她开始失落,甚至有一丝嫉妒,也怪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大度,为了一个点赞犯得上这么情绪起伏吗?
直到有一次看了某个偶像剧,男主生气,为什么女主不给他点赞,才安心了一些。原来喜欢一个人就是会在乎这些细枝末节,转而又开始难过,看来他是已经不在意她了。后来安若索性注销了视频账号,也鲜少发朋友圈了,于是才明白生活于她其实没什么可记录,她只是想单纯的分享给他看,再一次笑自己的幼稚。
每一次的打破平静,有陈放也有安若。比如陈放会忽然发一个信息问“上次你发的论文链接,我找不到了”。安若明白这是在有意找话,但就是憋着一股劲儿,不想热情回复,冷冷的发了一个链接就没有了下文,然后过不了两天陈放就会找个借口出现在安若的办公室,安若早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套路,还是冷冷的视而不见。
其实他俩挺心意相通的,虽然处在长久的暧昧,僵持,断联状态。
因为这个套路安若也经常使,他会借机送东西到陈放的办公室晃一圈,也会找一个一看就是没话找话的问题问陈放。
彼此都知道,对方应该是想我了,怕我把他忘了,可是彼此都不敢进一步确认这个判断是否属实,所以才能一来二去这样一直拉扯试探着。
平静打破后,余震就会在安若心里震荡好几天,哪怕就是远远的看见也是久久不能平静,更不用说相互交谈或在一起相处了。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有如此大的震撼力,他随便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把他撩拨得心神不宁,心烦意乱。这还没有在一起,如果在一起,她是不是就分分钟沦陷成了他的玩偶,任其摆布。
她又问自己,他也会这样吗?
没人知道答案,她对自己说不可能的,因为你安若就是一个感情白痴。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服软不会撒娇的女汉子,直到遇到了陈放才明白,原来是没有遇到那个让她不由自主就想黏着赖着的人,可越是这样她就要更费力的去克制,怕稍有不理智就失足后悔。
每一次当她看到陈放宽阔平坦的后背,都有一股冲动,想要抱上去想去体验那一份从未试过的温度。
人世间有很多苦,爱而不得,一定是其中一种。
以前也喜欢过别人,可以义无反顾的奔向对方,哪怕摔得粉身碎骨伤的体无完肤她都愿意,因为天生勇敢果断,从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可这一次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
以前的勇敢只不过是用来感动自己的放肆,其实并不爱,现在的克制才迫使她真真切切的看清自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关切,爱护,是不由自主的想对他好,也因着这一份隐忍的爱让她明白,不论自己多么自信,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人面前都会自卑,这份自卑必须经过长久的磨合确认,建立信任之后才会消除,然而她永远没有这个确认的机会。
人们说恋爱是最促使人成长的,可是这段从未开始,甚至从未确定的勉强叫做感情的经历,却也使安若变得越来越强大独立。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安之若素。
她发现原来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内心坚定的人,确定好目标,绝不多想,立刻执行,因为思路和点子是在行动中迸发出来的,即使失败也能积累一个失败的智慧,这份坚定让她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而努力,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因为要想办法稳定内心,不被这段感情牵制,安若看了很多书,打开了的格局和眼界,让他对人生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目标和规划,不再沉迷于儿女情长,她发现如果人的格局变大了,就会很容易从个人的情绪里走出来,人活着要为社会和国家做一份贡献,而不是每天伤春悲秋意难平。
她的新工作就是这样来的。
面试很顺利,从准备到面试,好像是为自己这几年的积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次的新公司算是律师行业的天花板了。对方的hr和老总对安若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据说这位老总是出了名的严厉,稍不满意就直接开怼。能对安若的表现喜形于色,还补了一句非常好,看来是相当看重这位即将入职的新员工。
回去的路上安若的心非常平静,并没有预想中的欣喜若狂,因为该告别了。
其实早在决定面试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如果她去了一定可以面试成功,这几年来她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做准备,也就是在那一刻,她知道该跟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彻底断舍离了。
几乎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她都有意识无意识的期待和他偶遇,每天自己幻想着编织着各种可能性,合理性,有一段时间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臆想症,精神分裂症。于是去年的秋天就彻底的删除了所有联系方式,不要再这样纠缠不清,人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心的确平静了很多。
这半年多没有了他的影子,安若发现原来喜欢一个人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就像被下了咒,咒开始发作,那个人就会突然间跳进你的脑袋,无论上一秒你在做什么,他就能这样毫无关联,毫无逻辑的闯进来,这难道不是被下咒了吗?想起一个人难道不应该有个联想的媒介吗?不!没有!压根没有!
好,那就与这个咒同在同呼吸,共命运。We are the one ,we are together。
所以知道要离开,就好像自己先被剥去了骨肉,再被连根拔起,斩断根系,斩断和他和这里一切有关的记忆。因为所到之处皆有他的影子,好痛,痛到无法入眠,寝食难安,才一个星期人就瘦了一圈,眼窝深陷。
但是安若不会回头,她不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留在这里一年,两年,五年,十年都不会有任何提升,加上陈放这魔咒一样的存在,就像困兽斗,直到死,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再痛,再不舍也要离开。
辞职的事安若很低调没跟谁说,但很快还是传遍了整个公司,连陈放的哥们儿也发信息
问:安若姐,听说你辞职了,
安若回复他:是的,想换个环境了。
接下来就是礼貌性的寒暄。
安若想那陈放也肯定知道了,但是她已经把他删了,他也一直没有任何反应,现在更不会问什么的,难道还要发短信打电话不成?横竖都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两天后安若收到一条微信好友添加消息:安若,我是陈放。
她先是一楞,然后回过神,做了初步判断,还是没忍住联系我了,那就好好告别吧。
“怎么就走了?”唉,一定是着急了,慌了才会上来,就这么问。
“累了,想换个环境发展。”
随便问候了两句之后,陈放又把话题绕了回来。
“我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
“接受我离开的事实吗?”
“是的,既然你已经决定,那就祝你一切顺利。”
安若看出了他的不舍,对他说出了很久以来都憋在心里的话。
“我想告诉你,每一次的忽然离开,逃避是因为事情已经超出了我的掌控,无法再克制,不是因为你。”
陈放过了好半天才回到:“理解,真的,同样的。”
安若拿着手机泣不成声,几个词却道出了同样的为难和纠结,原来他和我一样,原来他和我一样处在这样两难的纠结中,理智与情感无法取舍,想靠近却又不能靠近。
安若发了三个流泪的表情说“好希望每天和你搭档的人是我,不是婷姐。”
陈放破天荒地说了一句,他可能永远都不可能说的更直白的话“可能你和婷姐关系好的原因吧,我总能看到你的影子。”
安若看到这里哭得更惨了,两个人的对话没有一句说喜欢你,背后却饱含了深深的喜欢思念,安若终于释怀了,原来陈放和他一直都是心意相通,他遇到那么多人,从来没有一个人让她有心与心相连结的感觉,他就是能够明白她在聊什么,想什么,每次他们谈话都是很简短的语句,因为不需要解释说明,而彼此都能意会,他总是三言两语就能安慰到她,她也总能几句话就把他逗乐,他明白她的苦闷,她了解他的为难,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谁比安若更懂陈放,也没有谁比陈放更了解安若,所以他们彼此的小心思对方都知道,只是不能说破,因为无法在一起就不要开始,不要把对方置于一个窘迫的境地。爱就要克制,要隐忍。
陈放说“你难道没有一丝丝后悔吗?我要是早知道你离开我就……”
他可能想说我就留住你,让你别走。
安若感觉自己像是在辽阔的那拉提草原,一个人放空走了好久该走回现实了,她知道陈放喜欢他,舍不得。她终于知道了陈放是怎么想的了。
这已经是上天对他最好的安排了,拿到了最好的工作,纠结了4年的答案,终于是个完美的结局,他不敢奢求太多,她想说:你留我我就不走。但还是忍住了。
对陈放说:“我很少做让自己后悔的事,要么是无能为力,要么是自己能够掌控,这一次两者都有。”
成年人的对话懂得点到为止,适可而止。
那一晚是他们第一次如此含蓄又直接的袒露彼此真实的感情。是一个告别也是一个开始。
他们聊了很久,如果不是陈放心疼安若睡不好觉他们会怎么样?因为他们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不说话,待在彼此身边也觉得温暖而踏实。
安若第二天醒来像是做了一场梦,仿佛自己真的去了趟那拉提草原,那里是她精神的草原,她可以允许自己的思绪在那里驰骋放空。但终将回到现实,去迎接一个完全未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