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2022.6.11阐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20分)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在20世界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专业背景下提出的。是指导从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现代档案理论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它是研究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属性与管理者主体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对文件和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表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对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1.从国外来看: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得名源于“文件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1940年,美国档案学家菲利普·布鲁克斯最早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的概念,后来其他国家采用了类似的表述形式。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与文件中心的出现有着特定的联系。文件中心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文件管理机构,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日益丰富与复杂,文件数量增长很快,各国档案馆都感觉到相当大的压力,使得对文件进行管理和控制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美国最早萌生了文件管理的想法,是指上升为一种专门的管理活动,并成为档案管理实践和档案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在1950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罗吉尔·艾利斯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了文件运动的“三阶段轮”,认为文件的三个阶段一现行阶段、暂时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正好与文件的保管场所一办公室、文件中心和档案馆是相吻合和相对应的。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档案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日趋完整和系统,并发表了一些颇有深度的论著。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阿根廷的档案学者曼努埃尔·巴斯克斯。他认为研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不仅是为文件中心提供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发现文件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内在原因,从而掌握文件运动每个阶段所包含的期限,避免毫无区别的去概括各种文件现象。此后,欧美各国档案学家不再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视为简单的文件中心的基础理论,而是开拓视野、衍生到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全面管理,从而深入挖掘文件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各国文件管理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2.从国内来看:
正如国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国外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国对文件运动过程的理论研究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曾三在一篇报告中阐述了“档案自然形成过程论”的基本思想,他认为档案的形成过程是从文书部门或有关人员立卷归档开始的,经过档案库,最后集中于档案馆。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以陈兆为代表的档案学者提出的“文件运动周期论”相对更加全面系统,它不仅明确提出了文件从产生到成为档案以至消亡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并且还对这一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
中外学者对于文件运动过程以及其特点变化所做的论述尽管各有不同,但从中提炼出来的核心思想却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共同的核心思想就构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