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重生》影评

看完电影之后最强的感受就是——惋惜。
电影的整体水准在意料之中,分两个方面来说。在视觉效果、人物建模、动作设计、配乐这些偏硬件等方面体现了【追光】一贯的高水准,看得出制作方是花了真金白银的。但是在人设、逻辑、剧情等偏软件等方面又犯了【追光】的老毛病,拖了影片整体质量的后腿。
因为有【光线传媒】和【彩条屋】制作的爆款电影《哪吒—魔童降世》珠玉在前,观众不可避免的会将两者拿来做比较。因此在正文之前我需要针对不太了解这部电影的朋友就影片本身和他的制作方——【追光动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追光动画】是由土豆网创始人、前CEO王微于2013年3月在北京创立的动画电影公司,2019年上映的《白蛇缘起》就是他们的作品,我之前也做过《白蛇》的影评。这部《哪吒重生》和《哪吒魔童降世》除了名字中带有“哪吒”两字之外,可以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两部电影的风格可以说完全不搭边,因此不存在网络上一部分网友所说的“蹭热度”问题。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这是追光的老毛病了,追光的老影迷应该都知道。
本片的剧情概括起来就是:
男主遇到反派——被反派吊打——哪吒元神觉醒——反杀——妹妹的腿没了
男主遇到反派——被反派吊打——哪吒元神觉醒——反杀——哥哥被打伤了
男主遇到反派——被反派吊打——哪吒元神觉醒——反杀——爸爸被打死了
男主遇到反派——被反派吊打——哪吒元神觉醒——反杀——城里的老百姓要被水淹了
哪吒元神觉醒——男主重生——拯救百姓
整个过程剧情推进靠亲人祭天,反杀就靠元神觉醒,两段打戏之间通过文戏对白进行衔接。
这个剧情已经不是说一句“单调”就可以交代的了。好在本片的动作戏足够精彩,密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掩盖剧本的薄弱。
整个剧本就像一个非常虚弱的病人,全靠精美的特效和动作画面组成的外骨骼支撑着。如果去掉这些外在的东西话,恐怕也只能做到勉强站立,但是绝对走不稳。
人设单薄/人物转变生硬
这部《哪吒重生》中有一个设定我认为必须交代清楚,否则在观影过程中会容易给观众带来困扰——本片的男主李云祥和哪吒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片中的哪吒在三千年以前自杀后不断的转世重生,男主李云祥通过哪吒的转世原神得到了相应的神力。这两个角色在人设和性格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定。
但我认为整部影片看下来,影片并没有用好这个设定。因为大部分看过电影的朋友,在看完第一遍电影时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个设定!更别提意识到哪吒和李云祥之间的羁绊了。哪吒在全篇中除了在回忆中有一些存在感之外,就是男主在战斗或命悬一线时出来救他的工具人。因此大部分观众普遍认为李云祥作为主角根本立不住也就不奇怪了,因为大部分根本意识不到他有什么变化和成长。(我也是看了别人的影评加上自己思考,才感觉到李云祥似乎是有一些人物起伏和变化的)
但是片方不能苛责每个观众都去二刷、三刷,或者看完电影之后不去吐槽,而是老老实实看大神们的影评,去洗洗揣摩人物形象吧?如果都这样的话还要导演干什么?
做成这样样子,人设不可谓不失败。连主角尚且如此,其他角色就更单薄了。
以敖丙为例:
敖丙刚出场的时候,导演给了他和夜叉一段对白。大概意思是说:“只有把人民的生活质量降到最低,社会秩序才容易维稳。”这给了我一种阴沉而有城府的感觉,我以为导演会刻画一个看似谦和实则残酷的剥削人民的富二代。但接下来他和李云祥见面之后马上显露出“愣头青”的本色,一言不合就干起来,并展现了三太子的元神以及相应能力。
其他更小的反派角色就更加单薄了,基本上就是主角用来刷经验的工具人。
主角旁边的朋友和亲人除了拿来祭天和说一些鼓励李云祥的话。对剧情推进可以说毫无作用。(整部影片也就“猴子”还能看。)
人物行为、逻辑硬伤
我举几个例子:
1. 按照片中彩云的说法,她找李云祥复仇是因为当年哪吒玩乾坤弓时,射死了碧云童子。但根据本片的设定,李云祥除了继承了哪吒元神的部分神力外有独立于哪吒的人格,真正的哪吒已经在三千年之前自杀了。所以说,你彩云找哪吒报仇,关我李云祥什么事啊?
2. 老龙王全篇突如一个老练、沉稳的人设,一直在找各种经验包,额。。。不是,找帮手,去除掉男主李云祥。为啥不多找点人一起去刺杀,或者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刺杀计划呢?
另外,既然老龙王如此重视李云祥,那为什么不直接控制他的家人,或者派人全天监视他呢?还让他有机会得到猴子的指点?
类似的逻辑硬伤在片中还有非常多,我就不一一说明了。人物的很多行为根本经不起推敲,如果细究的话,有太多难以自洽的地方了。
人物战力设定不合理
还是直接说片中的最强BOSS东海龙王敖广吧,全篇都在强调自己在憋大招——熬了三千年,一直在炼龙珠,憋着一口气,准备冲击封神榜。结果在片尾吞了龙珠后,被凡人躯体的李云祥+觉醒哪吒元神一招秒了,就这?虽然我知道在各种作品中龙族的战力一直都不高,但这也太离谱了吧?谁给龙王的自信要冲击封神榜的啊?

赛博朋克设定
影片引用了“赛博朋克”的设定,并试图将其东方化,这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片中的贫民区在设计上大量引用了上世纪民国时期的老上海元素,和高科技的富人区形成反差,构建了一个东方朋克的世界。片中也大量出现了机械、义肢义体、立体城市、红蓝色调、大型企业控制社会(四大家族)等传统“赛博朋克”中的常见元素。
可以看得出创作团队在很多细节上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影片中的很多小物件也蕴含了很大的信息量,等待细心的观众发现,这里我就不举例说明了。
商业表现/票房
本片截止我完稿前一天晚,在上映九天之后突破了三亿票房。照这个趋势,制作方勉强收回成本就不错了。抛开电影本身质量不够硬的主观因素,它的上映时间卡的太死,竞争对手强劲等客观因素也有很大影响。这种非子供向的动画电影本身就很不适合放在春节档,尤其是明明知道今年春节档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成人向的动画电影,在国内市场中仍然偏小众。
画面、人物建模、动作、特效、配乐等
原谅我没文化哈,不需要太多形容词:
动作·流畅
人物·美
特效·爽
配乐·燃
在这些方面,这部《哪吒重生》在追光的上一部电影《白蛇缘起》的极高水准上,还有进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国内动画电影在视效方面的第一梯队。
毫不夸张的说,本片即使放到世界市场上,视效也是数一数二的。(我认为我没有过分吹嘘——在十年前我还觉得迪士尼是高不可攀的,但现在我真觉得他们也没啥了不起,我们迟早可以大量产出比肩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甚至超越他们的电影)
但话说回来,越是这样我就越觉得惋惜。借用《第十放映室》的一句影评:这些元素就好比精美的食材,我们满怀期待导演和编剧可以为我们呈现一桌精美的菜肴,结果他们炖了一锅麻辣烫……你说他不好吃吧?味道也还行。就是感觉有点可惜了。
影片的客观质量
网络上对本片的影评除了肯定了追光的视效之外,普遍以批评的声音居多。但就我本人来说,抛开对影片高期待和实际影片质量平庸所造成的情绪影响,影片的总体水准是在及格线以上的,如果满分十分的话,我可以给到七分。
在我看来影片整体具有明显的好莱坞风格,其实如果将它作为一部美式的个人主义超级英雄电影来看的话,前面的很多疑问都说得通了——
如果将它同DC的《正义联盟》系列超级英雄动画电影进行比较,例如《正义联盟大战少年泰坦》《超人王朝》,你会发现《哪吒重生》的影片完成度算是非常优秀的。
甚至于那它同漫威和DC的真人超级英雄电影、或者《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相比,即使抛开电影中的一些设定和逻辑不能自洽,它的整体质量仍然算中上。
现在的问题是你确实做出了和漫威相同质量,甚至质量更高的同题材电影,但你能够在票房上复制漫威在票房和影响力上的辉煌吗?我个人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就目前来看,国内市场的反应不是很乐观。
暂且不说追光不能像漫威那样从全球市场吸金,就是国内市场也很难取得一部漫威单人超级英雄电影的成绩,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我能想到的有如下几点:
1. 美式超级英雄的市场已经被漫威开发了十年,很多路人观众已经有审美疲劳了。
2. 漫威毕竟是漫改电影,是有一批漫画粉丝作为票房基础的。而追光虽然使用了【封神】这个“IP”但是没有与之对应的死忠粉,观众进不进电影院全靠“路人缘”。
3. 国内观众对于“动画”电影,尤其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宽容度是很低的。别看网上说“国漫崛起、支持国漫发展”的声音很大,但是这批人的数量和实际可以转化的票房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对国产动画电影虽然是真爱,但是他们的力量远远不如他们的声音大。
能让路人观众走进电影院看一部动画电影,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哪吒魔童降世》的票房奇迹,除了影片本身的质量过硬之外,也离不开同档期没有竞争对手,影片设定老少皆宜,方便家长带孩子一起看,这些客观因素。《魔童》的成功恐怕很难被后来者复制。换句话说——即使将来有公司做出了比《魔童降世》质量更高的成人向动画电影(不适合家长带孩子一起看),恐怕也难以复制其在票房上的辉煌。
4.国内公司的宣发和营销同精于商业化运作的外国影视公司相比还是太嫩了。(追光的宣发在国内影视公司中更是拉胯)
【追光动画】的野心
在影片的结尾分别出现了三个彩蛋。
第一个彩蛋是《白蛇》的续作《青蛇-劫起》,我对此不做过多解读。
第二个彩蛋好像是一个破败的小庙,里面出现了一只白色的啮齿动物,然后随着画面移动,陆续出现了一把琵琶、封神榜、以及哪吒的风火轮。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封神演义》中四大天王【魔礼海】和【魔礼寿】的法宝——【碧玉琵琶】和【紫金花狐貂】
第三个彩蛋是男主李云祥在一条昏暗的小巷中见到一个神秘男子,在给了这个男子一个很快的镜头后,屏幕上出现了《杨戬》的片名以及上映时间(2022)
后两个彩蛋基本确定了追光动画是打算做自己的“封神宇宙”,并且已经付诸实施了。我对此还是抱有忧虑的,原因我在上文已经说明了——即使将来做出了质量更高的电影,它的票房表现恐怕也未必能够如愿。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期待《杨戬》能够进一步完善前作中残缺不全的设定,开启一个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