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UCLA官方暑研被拒的我,收获了Stanford全奖PhD

2023-09-05 11:45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个人背景:

材料化学专业

GPA:3.69

TOEFL:103(S23)

GRE:322(3.0)

GRE Chem:960(99%)

论文:一篇一作,一篇三作

Offer:斯坦福大学化学全奖PhD(最终去向);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全奖PhD


整体规划


我从大二开学就初步决定出国留学,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想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考虑到留学周期比较长,也对整个流程缺乏一些了解,因此有机构的帮助应该会轻松不少,所以在师兄师姐的推荐下最终选择世毕盟作为留学咨询机构。签约后,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UC Berkeley化学博士)和我进行了初步的规划,针对我的留学意向也提供具体的计划,因为我准备的时间较早,所以后面的整个流程便是基本按照原定计划进行。



关于成绩


GPA是衡量申请者大学课程表现的主要指标,我的建议是在合理的时间投入下得到“性价比”最好的结果。很多课程可能需要你投入90%的精力得到90+的成绩,我会考虑投入70%的精力得到85左右的成绩,其余时间可以投资到对申请重要的其他方面。总之我想说的是不要让GPA成为你的短板,也不要对其有执念,申请衡量的是长期的、综合的实力。另外,对未来申请方向契合的专业课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取得抢眼的成绩,例如我在有机类、材料类以及物理化学类课程的成绩会显著优于其他专业课。

 

关于科研


科研对于博士申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也非常有意义,而且在科研中能尽早了解到博士生、科研工作者的日常,对未来的规划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在大二上开始选择课题组,通过在不同课题组旁听组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大二上结束的寒假我确定进组。刚进课题组的阶段都是从各种打杂开始,学习所关注领域的背景、原理、实验仪器、表征手段等等,对实验和理论有一定基础了解后,我开始产生领域的整体初步认识,分析研究的热点关注问题以及我们课题组的优势在哪里,然后不断通过阅读文献丰富只是储备,这个阶段就会产生很多靠谱或者不靠谱的想法。之后,我开始向老板申请自己的独立课题。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以论文的形式展现,我觉得也不需要强求。但有一作的论文会极大增强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实力。



关于暑研


暑期科研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从比较实际的角度来说,暑研可以丰富申请者的研究经历,让简历更好看,还能得到一封海外老师的推荐信。因此建议有时间准备的同学尽可能去申请暑期科研项目。暑研项目分为官方项目和个人项目,前者主要有UCLA和Stanford以及北大-芝加哥大学的交流项目,后者是靠自己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向国外课题组申请。相比之下官方项目竞争压力会大很多,优点是签证和住房问题相对会比较省心;而个人直接申请的话选择面会更加广泛,最简单的是通过自己指导老师推荐,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也无妨,我在世毕盟的指导下也成功申请上了西北大学课题组的暑研机会。暑研的时间对于完整的科研来说时间很短暂,基本上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我建议不要在这段时间对科研成果有很高的预期,老板们也都明白短期内一个新学生是很难做出好的结果。比较重要的是给老师留一个良好的“可塑之才”的印象,比如通过定期的工作汇报、准备充分的组会报告或者各种问题交流。除了科研,暑研的时间是你在申请前了解这个学校最好的机会,可以非常直接得到各种课题组的情况,可以和感兴趣的老师进行面谈,这些对申请都非常有用。


 

关于英语考试


大三上我先准备了托福,在认真备考一个寒假后考到了比较满意的分数。大三下除了准备暑研的手续以外,我把很多时间放在GRE的备考上,我的经验是把重点放在单词记忆以及真题练习上,最好是一鼓作气第一次就争取考过线。一般学校只对托福成绩有具体要求,一般来说100+就够用了,少数会对口语成绩有要求,对博士申请而言,英语过线即可,不用刻意去刷分。此外,大四上我也抽空备考了GRE-Chem考试,多做几套真题查漏补缺就可以,不需要太耗费时间。不过GRE-Sub尽量在大三就考完,这样会让最后的申请季更加从容。

关于申请


大四上开始便是比较紧张的申请季。首先是确定推荐人:推荐信的分量由很多方面决定,比如信本身的内容(推荐的程度)、推荐人本身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因为我和任课老师的交流并不多,所以三封推荐信都是来自实验室老板,这样的好处是推荐信内容会很真实具体。然后开始构思个人陈述以及修改简历,在此过程中,我在世毕盟的mentor给了我很多具体的意见,考虑到我的优势,最后以多段的科研经历为主导完成了个人陈述的初稿。接着世毕盟团队负责了语言的润色和微调,让成文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的经验是文书要一遍一遍修改,尽量多找一些师兄师姐帮忙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的整个网申过程虽然并不繁杂,但是也有很多不熟悉、不确定的地方,我的指导老师每次都能够给我非常及时的指导,让我顺利的完成网申,这也是我非常感谢的一点。



总结


每个人的留学之路总是不尽相同、曲曲折折的。回想我这两年来走过的路,我觉得有几点非常重要:提前规划,给自己留足准备的时间;一鼓作气,不要反复消耗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分清主次,主要从投入科研和提高绩点两方面来提升背景;寻找留学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要过于焦虑,认真做好规划里的每一件事,祝福大家都能奔赴美好的前程。感谢一路上每一个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也会传递这样的温暖。感谢世毕盟的指导和帮助!


UCLA官方暑研被拒的我,收获了Stanford全奖PhD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