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0开始拍视频(1):一场因准备面试而起的冒险

2022-07-11 09:51 作者:积极心理学实践基地  | 我要投稿

2022年是我毕业之后13年,今年2月,我查到了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分数:402分。又过了几天,收到了入围复试的通知,这时,离复试(3月26日)还有整整一个月。

在激动和惊喜之余,我开始为面试发愁:因为自从2014年起,我就没有去公司上班了。

14年起,我开始在家从事英语笔译的工作,接着又结了婚、生了两个娃,这几年在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断断续续地从事英语翻译的工作,这一切都不是面试的加分项,因为长期与职场脱节,我自认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应该是有所退化的,具体的表现就是,我发现自己在跟陌生人说话的时候会尴尬,会脸红,有时候会有点辞不达意。

这些当时严重影响了我的信心,我觉得自己即使初试成绩不错,复试也可能会被刷掉。好在当时我的家人,还有几位好朋友一直鼓励我,还有一位闺蜜甚至陪我一起强化训练了大半个月,她做过品酒师,主持人,是天生的演讲家,在她的指导下,渐渐地,我终于克服了心理恐惧,为复试奋力一搏,连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

我先是在网上疯狂地查阅了一些训练口才的视频和文章,从中总结了很多马上可以开始做的练习,包括:绕口令、每天读半小时文章、复述自己读过的文章,等等。为了克服紧张感,我甚至去公园找一些陌生人帮我模拟面试。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找陌生人模拟时的样子,我在公园里徘徊了许久,看到哪一个人都想去搭讪,但是却忐忑到刚一跟人家眼神接触就慌忙移开了。眼看在公园要待一上午了,我终于鼓起了勇气,找到了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姐,然后结结巴巴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谁知大姐居然一下子就同意了,我把背了好几天的自我介绍讲了一通,中间干巴巴地不敢看人家的眼睛,然后便匆匆忙忙结束了。背完了后,我红着脸问大姐,您觉得我讲得怎么样。大姐说,我看你比较紧张。哈哈!

熬过了第一次之后,后面再找人搭讪就容易多了。坚持了将近十来天,一说话就紧张的毛病也好多了。我的这位朋友兼教练还鼓励我去录制一些视频,她说我需要自己去看自己说话的样子,发现问题,这样就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仪态、语速、语调和姿势。我是个极少拍照的人,一般来说,在孩子们出生之后,很多宝妈都会成为拍照高手,但是我呢除了报喜的那张照片之外,几乎没有发过自己孩子的照片,我老公跟我同属惧拍一族,所以我们自己的照片少得可怜。

我知道朋友说得对,要想克服紧张,要想复试更加万无一失,必须面对镜头。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录制视频。第一次录制视频的时候,我看着镜头里的自己,觉得有点陌生,更多的是尴尬。硬着头皮录了下来后,我居然不敢回看自己的视频。又做了许久的心理建设,我才开始对着镜头一点一点地修正我的说话风格。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发现能够自信、大胆、逻辑清晰地说话,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之前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孩子、家庭,唯一的工作也是动笔不动口,所以导致语言能力的缺失,想不到这一次面试,让我彻底地放开了对自己的束缚,在演讲与口才的刻意练习这块,终于也获得了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时光一点一点地过去,在准备面试期间,我录制了大量即兴说话的视频,为了进行记录,我在某音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开始上传自己的视频。我不怎么玩抖音,这个抖音账号上面只是机械地记录自己的练习过程,所以这些视频拍得都好丑(我前几天集中删除了)。当然,不管之前练习得都痛苦,多垃圾,对面试却很有用。面试的时候,我没有想象中的紧张,最后当然也成功地通过了面试,收到了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面试结果出来之后,我想着,自己这样每天练习,看到自己一点点进步,真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于是就把自己坚持训练说话这件事情继续了下去,因为我本来就有一个想把积极心理学介绍给更多人的梦想。

6月份,我下定决心开始做微信的“视频号”,同时也在某音、B站、知乎、头条这些平台同步上传相关的视频。截到2022年7月11日,我已经拍摄了6个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视频。



这便是我做视频号的过程了,如今我的普通话依然不够标准,视频号的定位也还不够成熟,演讲能力和风格还没有形成,但幸运的是,我还在不断地练习。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才对未来有信心。

从0开始拍视频(1):一场因准备面试而起的冒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