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吉林大学843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专业课135+)
本科背景
本人于2017-2021在中华女子学院攻读市场营销专业,辅修金融,毕业时获得管理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专业课绩点3.74,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裸考518分,CET-6成绩457分
考研学校
考研院校及专业为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初试总分408,其中政治77分,英语一75分,数学三118分,专业课843西方经济学138分

选择吉林大学的原因
首先,根据经济学专业初试考试科目可以分为宏微观经济学,有的专业还要再加上政治经济学,还有的是计量经济学,根绝这个分类我把只考宏微观经济学的专业筛选出来(因为我本科学过)
第二,考虑到以后的发展种种因素,我把985院校以及专业实力强的财经类院校筛选出来
经过这两个条件的筛选,我最终选定了三个院校,在报名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认为吉林大学还是比较稳妥的,于是报名了吉林大学,总的来说是非常理智且充分考虑的结果
当我看到初试成绩的时候,我非常激动,按照往年的成绩这个分数是稳的,但是当名单出来的时候发现大家的分数普遍很高拉不开距离,因此复试逆袭是有很大概率的
专业课备考过程
基础阶段:1月---5月
这个阶段的参考书呢主要是高鸿业的宏微观经济学以及郑炳的讲义课程。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理解所有知识点,明确考试内容及考试重点。可以搭配一些B站课程,比如郑炳的经济学课程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什么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听张丽敏老师的课程,总之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理解。学习进度是要高鸿业的宏微观过一轮,并且做随书的练习册,可以有效帮助理解知识点及考试重难点
强化阶段:6月---10月
这个阶段目标呢是能够大概写出简答题答案,搞定计算题,搞懂所有理解性知识点,对这个考试的架构有整体了解。参考书还是高鸿业的宏微观经济学、郑炳编写的高鸿业重点详解、吉大历年真题以及其他相似类型考题院校的真题,网课推荐郑炳的强化课程或者二刷基础班的课程,根据高鸿业的书把知识点摘录出来进行背诵,还要把相关的图形也搞清楚,比如去年就考到了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不同并画图,所以画图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吉大的简答题占比还是很高,所以知识点背诵也应该有一两遍,如果觉得知识点有点碎或者不好记忆,有ipad的同学可以尝试marginnote 3,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清晰的整理

辅导资料比较推荐红果研的初试资料,他们的初试资料包括高分笔记和历年真题,历年真题都有答案详解,总体来说是比较全的,这样也可以避免资料和真题矛盾或者结构不统一的问题,当时购买他们的资料之后,还安排了划重点讲座,设立的QQ群也有直系学长学姐的答疑,总体来说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辅导资料是对参考书的补充,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起到巩固加强的作用,同时因为有直系学长学姐的原因,可以更好的明确考试重点,避免走一些弯路,性价比来说还是不错的。
冲刺阶段:11月---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就是刷题、背书、总结知识点、整理经济学热点。刷题针对的是计算题,计算题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这个时候主要是不要忘记自己的易错点,温故而知新,每天一两道即可;背书是主要内容,我去年的时候把相关的知识点背了大概六七遍;总结知识点主要是针对综合题,因为综合题不像简答题,不只是考一个知识点,所以需要对所有知识点有个总体的了解;最后,总结经济学热点主要是针对最后两道大题,对经济学形势有个大概的了解也能使我们事半功倍

公共课备考过程
公共课的备考因人而异,差异很大,绝不可照搬。以下我的经验是建立在我的政治之前有一定的基础、英语之前备考过雅思所以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如果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尽早开始;另外虽然时间上有点差异,但是完成的任务却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建议以任务为标准,建立适合自己的规划
政治
基础阶段:9月初---9月中旬
没有基础的同学或者一战的同学可以7月或者8月份开始,整个阶段主要是了解政治到底考什么,对政治整体考试范围有个大概的了解;方法是结合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做1000题,从精讲精练上找答案,一天一两个小时大概十几天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觉得枯燥的同学且时间宽裕的同学可以配合徐涛的强化课
强化阶段:9月中旬---10月中旬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要搞定选择题,同时了解大题的答题套路;强烈推荐推介的技巧班,做好笔记,做讲义上相关的题,一定要掌握腿姐讲述的内容,背诵腿姐的手册两遍,掌握这些内容基本上选择题就没有什么问题
冲刺阶段:10月中旬---12月底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巩固选择题,背诵大题。选择题的巩固就是刷题,刷模拟卷,推荐肖八、肖四、腿四等,大题就是背诵肖四,由于答案没有那么有逻辑性,肖四的背诵还是有些难度,所以推荐B站up主“空卡空卡空空卡”,每年都有很多人跟着她的带背,可以事半功倍
英语一
基础阶段:1月(开始备考)---8月
这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就是词汇量,因此这段时间就是背单词,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背单词,前期的基础打好才能到后面发挥出效果,而单词就是这个基础。这里推荐“不背app”,他的模式设计的还是不错的,能够使得学习过程不那么枯燥,因此还是比较推荐;同时推荐唐迟老师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课程,这个课程是一种讲故事的形式,也没有什么压力,能够形成一种英语的做题素养
强化阶段:9月---11月
得阅读(阅读理解+新题型)者得英语。因此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刷真题,建议可以先刷阅读(因为阅读的分值比较高),而完形和翻译可以往后放一放,每天一两篇阅读,注意要精读。摘出来不懂的词汇进行背诵;课程推荐刘晓艳的阅读课,我自己是受益匪浅的,因此我在考试的时候我阅读是一个都没有错的,因此还是强烈推荐;阅读掌握的不错的同学可以开始完形和翻译,翻译推荐唐静老师
除了阅读的占比最高,其余占比最高的就是作文,因此作文也需要重视起来,考试的时候可以先写作文,因为作文只要写了就是有分的,防止有些同学前面花的时间过多后面没有时间写作文这种情况。作文的课程也是推荐刘晓艳的作文课,我不能说她的作文课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从时间和分数的性价比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冲刺阶段:12月
这个阶段就是模拟考试,最好是拿近几年的真题进行模拟,因此刷题的时候可以空出来近5年真题进行系统的刷题,注意不要使用模拟卷,模拟卷的出题思路和真题思路还是有差别的
娱乐生活
心态方面我还是比较好的,前期都没有什么焦虑,但是到后面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是有点焦虑的,同时还伴随着重复的枯燥,所以还是有一点点难熬,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采取了在不同的地方学习,背书去院子里背,刷题在室内刷,这样可以克服一点枯燥的感觉;同时针对于焦虑我会出去跑跑步,也不会跑很长时间,大概也就二十分钟,跑步可以有效减少焦虑;最后当然就是喝奶茶或者喝咖啡,我每次喝咖啡都感觉非常舒适、惬意,所以大家也可以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
娱乐方面在前期1月-6月底我的娱乐方式都是出去逛街或者和朋友约饭,大概10天一次或者半月一次,每次都是一整天;到后期7月---11月就是每半个月一次,娱乐时间缩少到半天,主要也是和朋友约饭;再到后期冲刺阶段基本上就不出去了,一直扛到考试结束
作息方面前期1-5月是每天有效学习八个小时左右,基本是早上八点钟起来,可能9点投入学习,12点左右吃饭,中间午休到2点,3点再投入学习,6点左右晚饭,晚上再学习两个小时;6月之后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都有十几个小时,起床变成了早上七点,8点就能够投入学习,午休到1点半左右,2点就能够投入到下午的学习,晚饭时间6-7点,可能会跑跑步,但也能学习4个小时

最后,前几天在和一起考研的同学聊天的时候,我们一致认为能不能考得上其实是可以预测的。报名截止的时候要到10月底,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考得上呢?其实就是这个时候你是还在学新的东西还是再巩固重复旧的东西,如果是前者,且就是强烈想要上岸,那么还是建议换个学校可能效果更好。虽然这个方法也不是百分百的,但是有很多同学都反映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