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果蝇性活力实验模型【北京实验外包】

2022-04-13 15:12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果蝇性活力实验模型【北京实验外包】

【造模机制】果蝇具有世代周期短,容易饲养,繁殖力强的特点,是研究延缓获老药物及行为遗传学的良好材料。本试验将药物加入培养基中,观察药物对果蟾性活力的影响,

【造模方法】

1.动物和培养 黑腹果蝇。培养皿、恒温生化培养箱[(25土2)℃,相对湿度 50%~时间75%。果蝇培养基:培养基含玉米粉 10g、白糖 13.5g.晾脂 1.5g.丙酸 1ml,干醛母粉1.2g,加水至100g。配制后加入药物,使培养基含药为1%。培养条件:取 3*8 培养管内装(1.5±0.2)cm 厚度的含药培养基,培养温度(23±1)℃,相对湿度 60%~80%,自然光照时间。

2.模型制备 果蝇性活力实验方法接下述实验步骤依次重复进行:

①收集 8 小时内羽化的果蝇成虫,用乙醚麻醉后按雌,雄分养。雄果蝇随机分组,每组 10管,每管 1 只;

②实验开始后,用3~4 天龄的处女蝇以 3:1 的比例放人雄果蝇中,记录交配潜伏期(合管后开始交配的时间)、振翅次数(交配前雄蝇追逐雌蝇时的振翅动作),交配时间:

③于 1 小时后,用 CD麻醉,分出雌蝇,另管放置;

④每 2 周重复步骤2 和 3,计4次,中途有意外死亡,则补人预备组雄果蝇,

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黑腹果蝇的交配潜伏期,交配前振翅次数、交配时间。

【模型特点】若药物能缩短黑腹果蝇的交配潜伏期,延长交配时间,增加振翅次数,则认为药物可增强果蝇性活力。若作用效果相反则认为该种物质(比如铅)对性活力产生毒性作用。

【应用范围】

1.检测菜药物增强果蝇性活力的作用提示该药物可能也对纠正男性性功能低下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化学污染物等(如铅)对果蝇性活力的毒性作用由于人群调查及动物实验客观条件的限制,某些指标难于从中获取直接的观察结果,特别是铅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所致性行为、生殖能力的改变。为了解这些化学污染物的生殖毒性作用及其潜在的远期效应提供资料。

【注意事项】

1.果蝇生长的最适应温度为 20~25℃,大于 30℃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则生活力下降,故一般采用 21~22℃,相对湿度为50%~60%。

2.药物在培养基中应分散均匀培养环境温、湿度应恒定,并保持无菌条件。

3.实验前,雄蝇未有过交配行为。

【模型评价】果蝇是真核生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等阶段。在研究果蝇近百年的历史上,人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遗传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最终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果蝇的应用相当广泛,在药物和功能食品研究中,果蝇常用作延缓衰老实验模型;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用于检测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果蝇性活力实验模型【北京实验外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