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三十)---安平归来

2020-03-18 16:04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天复三年(903)六月,安仁义袭击常州,常州刺史李遇迎战。李遇对安仁义破口大骂,安仁义居然说对方敢于当面羞辱我,必然做好充足的准备,于是就退兵北撤。


安仁义出师不利,但是田頵倒是顺风顺水,轻松攻克升州(今江苏南京),俘获李神福的家眷。田頵可不敢怠慢,命令属下好生伺候着。李神福得到消息,连忙从鄂州出发,沿江东下。田頵派出信使交涉,希望能和李神福一起共讨杨行密,瓜分淮南之地。如果不答应的话就杀光他全家。


李神福愤怒异常说:“我自从军起就跟着吴王,直到现在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绝不会因为我家人的安危动摇我的志向。你田頵尚有老母,还反叛自己的主公,这种连纲常伦理都不明白的家伙还有什么好谈的。”斩杀了信使,全军上下同仇敌忾。


不久,田頵部将王坛(可能就是前婺州刺史,背叛钱王的那人,主要之后未见史料还是不能妄下定论)、汪建逆流而上,与李神福的军队在吉阳矶迎头撞上。(吉阳矶就是今安徽东至县西北长江东岸吉阳)


交战之前,王坛和汪建就绑了李神福的儿子,把他放在盛满了沸水的大鼎之上,做出了一副准备随时要烹杀的样子。但是他们实在是低估了李神福,作为淮南第一猛将,李神福岂是能被这种雕虫小技所吓倒的人物?命令左右心腹只管向对方射箭,属下们还有些迟疑。李神福一把抢过弓箭,拉满射去,左右见状也是把心一横纷纷张弓搭箭,一时间箭如雨下。


这下轮到王坛和汪建两人傻眼了,虎毒尚不食子,李神福真的铁石心肠,连忙把他儿子架进船舱,退兵回营。虽然胜了第一阵,但是毕竟兵力远少于对方,李神福觉得想要彻底取胜还是需要出奇兵,来日再战之时,李神福先是佯装不敌,命令舰船后撤,趁对方追上来阵型散乱之时,纵火船顺流而下。这下田頵的部队完全没有预料到,结果自然是士卒焚溺死者甚众。再战皖口(皖口,即皖河入江口,今安庆市大观区山口镇附近),已然锐气尽丧的王坛和汪建自然不敌,仅以身免,狼狈逃往宣州。


这一战,徐綰被李神福擒获,吴王杨行密直接把他装进囚车送到了杭州。钱王将其剖腹挖心祭奠之前因勤王而丧生于灵隐山的高渭。之后钱王也兵分三路,出兵润州、宣州、睦州来助杨行密一臂之力。


田頵由于连续的在广德、芜湖、当涂(均是宁国节度使辖地,都在今安徽省境内)败给台濛,心情极差,迁怒于作为人质的钱元瓘,多次想要杀了他泄愤。但是田頵的母亲以及宣州都虞候郭师从常常保护他,避免元瓘惨遭毒手。


十二月,李神福及台濛围困宣州城。王坛及汪建哥俩率部投降,田頵却仍要做殊死一搏,率领数百敢死队翻过壕沟,杀出城去。结果在吊桥上,不小心坠马,田頵被台濛的军士一刀砍下头颅,一代藩镇就此殒命。


杨行密赦免了田頵之母殷氏及其党羽,殷氏带着钱元瓘回到杭州。元瓘历经生死磨难,总算踏上故土。钱王因为之前郭师从舍身相救自己儿子钱元瓘,就任命他为镇东军都虞侯。


那么田頵授首,安仁义的下场如何?请看下期---汝礼有功。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卷八十四)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卷六十一 吴世家)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八十)

《吴越备史》(卷一)



                                                                                                                                                                                                                                               

 

吴越纪事(三十)---安平归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