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教育学333变统考命题后,我怎么逆袭?九大疑问你解决了吗?
强者永远适应变化,考验从现在开始
1统考之后的变化
1、国家会发统一的大纲,规定了具体科目以及划分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是考试命题直接依据)
变
2、试卷由自命题试卷改为统考试卷
3、出题由国家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出题,阅卷则依然化是学校或地方组织。
2变统考后必知内容
1、广大的两门学科(十二校版本与心理学)不适用333新大纲
2、333至少会有四个科目
3、333难度第一年不会太大,但是考察会更加科学、合理,不会出现偏难怪的题目。

3变统考利弊
利:
1、参加统考意味着国家出题,科学性有保障,不会出现特别偏难怪的题,从质量上保证公平性。
2、在9月报名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换校区,为上岸留有余地。
利3、广大出这个消息算早了,目前7月刚开始,时间尚早,给大家充分的学习时间。
弊:
1、需要学习的科目多,按照以前的节奏学会出问题。一定不能死学,要讲究重难点的学(怎么学?)
2、任何的参考书变动和考试大纲的变化都会引发焦虑和学习的不适。
4我该如何逆袭?

1第一时间调整学习内容,更换为课程、资料(333大纲版)
2暑期7、8两个月抓紧时间强化学习,学有余力回看基础
3等待教育部出的具体的统考大纲(9月)。根据大纲变化进行针对性调整
5常见问题答疑
①啥是统考,换哪些教材,要怎么复习,有啥区别/和广大原来的考试有啥区别?是不是和华师的一样?
答:对广大来说,从2本参考书变成4本,对知识的容量要求增加,相似知识点的表述也会有差异。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的差别。
②统考会不会增加很多内容?/学习内容更多更广泛了吗?/需要增加特别多背诵资料了吗?
答:是的,相比原本广大的参考书目,统考的科目和内容会相应的增加的,但是还好我们变的比较早,现在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完全来的及。大家加油!
③加入统考后考不考中外教育史?考试书目会不会变?/请问参考书目会变多吗?因为原来广大只有两本?
答:考试科目会变的,从目前确定的信息来看,至少会考四个科目,教基、中教、外教、教心。也有消息说会增加一个教育研究方法的科目,这个最终的版本需要等官方出具体的大纲内容的。现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看《教育研究方法》册子补充。不过一般不用太过着急
④书变多了背的完吗/现在背来的及吗?
答:来的及,还好广大确定统考的消息比较早,比别的学校早很多的。所以从7月开始,完全来得及。
⑤课本存在差异,我们是否需要重新购买课本?课程是否全部重新进行学习?差异大不大?
答:从课本完整的开始学习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所以我这边建议按照我们的高分笔记上的重要考点,梯度的开展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
第一遍:背诵记忆大纲框架和各知识点。
第二遍:背诵记忆具体知识点的表述框架和基本维度。
第三遍:完成重要知识点的背诵和细节填充
⑥加入了统考,现在的基础和高分笔记还需要背吗?/现在手头上心理学和教基的高分笔记和强化课还需要继续看和背诵吗?
答:不用了,因为内容变动,原有的高分笔记不用看了,使用新的适合的笔记即可。
⑦现在时间比较短,有哪些方法可以提质增效/现在该怎么办(目前的规划受到停滞)/现阶段该如何复习,想要指导方法和阶段规划和大致情况了解,避免走弯路
答:因人而异
1、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情况不同,所以特别建议先按照我们现有的333大纲的学习进度,继续推进学习,也就是教基、教心的顺序开展学习。如果过程中觉得某个知识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建议回归基础课进行学习。如果觉得整体觉得还可以,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补充中外教的相关学习。
2、争取在7、8月完整的完成4个科目的基础学习和背诵工作(至少完成重要知识点的细节背诵和学习)
3、等9月份或者国家觉得大纲出来之后,我们再给大家明确的学习指导和相应的题目练习。
⑧主要是多考了哪些科目以及题型上有没有改变?以前的333学校自命题还有没有参考价值?
答:具体变统考之后,会是以什么题型考察这个暂时未知,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论述题一定是核心和必考的。这种题型的练习将是最重要的,也是需要单独专项练习的哦。所以各个学校的自命题中的论述题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哦。
现在开始看基础来的及吗?只看强化可以吗?
答:如果你有一定基础,可以先跟强化课,不懂的再回归基础课。还是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