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疑似环绕“三体”的行星:围绕3颗恒星运转的行星
首次发现疑似行星!环绕全部三颗恒星运转!
GW Ori系统原行星盘有破裂缺口?疑似存在着行星!
环绕“三体”的行星:红色气态细丝上有两个模糊的蓝色光环,中心是一个环绕着白圈的黑斑。
这是一张合成图像,来自于ALMA(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以及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超大型望远镜(VLT),对GW Orionis三恒星系统观测成果。GW Orionis系统的原行星盘是扭曲的,且破裂成不同的环。这些观测仪器于2020年9月3日拍摄了这些图像。科学家们认为,存在一颗或多颗行星,在破裂环的间隙内,环绕着三恒星系统运转。
图片来源:欧洲南方天文台/埃克塞特/克劳斯等,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欧洲南方天文台/日本国家天文台/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
GW Orionis,或GW Ori,是一个位于猎户座头部的三恒星系统。一个巨大的原行星盘环绕着三星系。这个盘由稠密的气体尘埃组成,是这些年轻恒星形成初期留下的,尚未被恒星风吹走。而之所以称其为原行星盘,是因为残留的这些物质,可以结合形成新的行星。GW Ori的原行星盘中有一个明显的破裂缺口,科学家在9月份宣布称:他们确信在这个裂口内存在着一颗行星。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是已知的第一个,环绕全部三颗恒星系统运行的行星。
2021年9月17日,科学家在同行内部传阅的杂志《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一个环绕三颗恒星系统运行的行星?
环绕三颗恒星系统运行的一颗或多颗行星,如果它们确实存在的话,距离我们大约1300光年远。
科学家们以前观测过恒星系统周围的原行星盘。而在2018年,他们拍摄到了第一张在原行星盘中形成行星的照片。
但GW Ori的原行星盘不同,因为它不是围绕着一颗恒星,而是三颗!并且它是扭曲的环形结构,有一个很大的破裂缺口。研究员们推测,这种破裂缺口,可能是三星相互拉动扭转产生的;或者,也可能,是一颗或多颗质量足够大的行星,在尘埃环中切割产生。于是,他们建立计算机模型,来模拟这一独特的恒星系统。
最终,模拟显示,来自三星之间的拉动扭转,不足以导致圆盘破裂。因此,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一破裂,更像是由于某些未被发现的行星造成的。
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的首席作者杰里米·斯莫尔伍德,告诉《纽约时报》:
“这可能是行星实时切割气体尘埃盘的第一个证据。”
三恒星系统中的行星
这些推测存在的行星并不是第一次在三恒星系统中发现。但在其他三恒星系统中发现的行星,只是围绕其中一颗恒星运行,而不是环绕全部三颗恒星。正如科学家们在论文中所解释的:
观测结果表明,大多数恒星,都形成于星团内物质相对稠密的区域,所以,自然而然的,容易形成多恒星系统。据估计,有超过40%到50%的恒星属于双星共生,而有大约20%的恒星位于三星或更多星系统中。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在32个三恒星系统中发现了行星。然而,直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过,绕全部三颗星的轨道运转的行星。
GW Ori星盘的破裂缺口,距离其中心恒星有100个天文单位(AU)。这个数字,想做个对比的话,可以参考冥王星与太阳之间,相距约40个天文单位;又或者,可以参考勇敢探索宇宙的旅行者1号和2号,它们距离太阳150和125个天文单位。
在GW Ori系统的三颗恒星(分别称为A、B和C)中,A星和B星相距约1 个天文单位,而C星远在8个天文单位之外。环绕这些恒星的原行星盘非常巨大。其中的尘埃部分延伸至400 AU,而气体部分延伸至1300 AU。这个系统中的恒星们,本身还处于“婴儿”期,只有大约100万岁的年龄。
下一步,将是在星盘中寻找到一颗或多颗行星,以证实科学家们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GW Ori系统的模拟动画
下面的图片,展示了GW Ori系统为何有奇怪扭曲的原行星盘,以及,三颗恒星怎样相互环绕。
终上所述:科学家们确信,有一颗或多颗行星围绕着GW Ori运行。这将是第一颗被发现的环绕三恒星系统的行星。
BY: Kelly Kizer Whitt
FY: 椒椒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