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多静养还是多运动?哪个对稳控血糖更有益?
说到养病很多人都强调“调养”,更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但是对于糖尿病来说,却不是这样的。确诊为糖尿病之后,不仅要通过药物进行血糖的控制,饮食上减少糖分的摄入,还要适当多运动。

人们常说“管住嘴,迈开腿”,糖尿病患者要多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消耗身体当中多余的热量,减少脂肪的堆积,还能够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如果您每天处于静养当中,但每天都觉得身体很累,这可能就是我们体内的血糖水平控制的不够好,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些简单的、舒缓的运动。血液循环加快了,血液流通畅通了,这种累就能够得到缓解。

糖尿病患者选择运动的话有哪些讲究?
第一,运动的时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想要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最佳的运动时间段是在20~30分钟。虽然运动40分钟以后,血糖还会不断下降,但是会增加体内的脂肪酸,反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看。
每天运动时间建议在餐后30~60分钟开始,运动量也要循序渐进,从小量的运动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有的患者超过30分钟就会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浑身发抖,继续运动,只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能保证每天坚持运动就足够了。
第二,运动方式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要想降低血糖,运动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运动方式推荐使用有氧无氧运动,尽量不做无氧运动。比如跑步、爬山这些强度比较大的运动不建议。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散步、快走、广场舞、打拳等,属于不是很激烈的运动,但也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身体代谢。

第三,什么情况要避免运动
当出现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血糖超高或者合并了严重的感染时不推荐运动,还有就是近期频繁的出现血糖波动,发生过低血糖,也要暂停运动。
最后,提醒各位糖友,运动做足充分的准备,比如随身携带可以快速升血糖的饮料或者零食,以备发生低血糖时使用,可以迅速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