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中年人”火了,我看到了社会最残酷的现实


最近,一篇星巴克的帖子火了,字字句句写满了中年人的焦虑无奈和迷茫。
“周一,星巴克几乎被失业的中年男女占满。
一问,都是因为暂时没找到工作,不好意思呆在家里才来这里。
不仅有中年男性,中年女性的数量也不少。
大家都带着自己的电脑,整日坐在这里,却连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也不会买,只为了能免费充电和吹吹空调罢了。”

看到这里我有点感慨,毕竟“中年失业”这四个字,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魔咒般的存在。
网上有句流传很广的话,你知道最好欺负的人是谁吗?
答案是中年人。
为什么中年人好欺负?
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随便一根小稻草,便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而往往生活可没那么仁慈,蹦出来的可不是什么小稻草,而是一座大山,瞬间就能把这波“好欺负”的中年人直接压垮。

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失业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现实,正有越来越多失业的人“假装在上班”。
这些中年人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他们不想把这份压力传递给家人,于是每天早上来到星巴克,只是为了寻找一份温暖和归属感,星巴克成了他们暂时逃离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避难所”。


有不少网友都表示感同身受:
正想辞职呢,看到这个帖子又不敢辞了,今年行情真的不好啊
被内涵到,俺这个失业人士最近都喜欢跑那儿坐
实不相瞒,上个月就是这样,我离职的事瞒着家里人,基本除了找工作就是在KFC(肯德基)
35岁失业,摆烂一年,送完孩子上学,就是坐KFC。
我也是,不是星巴克,就是KFC。
我在星巴克呆了四个月。




2022、2023年,失业、降薪,已成为职场最高频的词汇。
1月时,谷歌宣布裁掉12000人;
1月19日,微软宣布裁员1万人;
2月9日,迪士尼宣布计划裁员7000人;
3月20日,亚马逊宣布,4月底前裁9000名员工,加上1 月裁的18000人,裁员累计2.7万人;去年已经裁掉近2万人的阿里,3月更是宣布裁员30%。

职场社交软件上也长期被各种失业的信息刷屏:
失业8个月,谈薪阶段7-8次,最终一个offer都没发出来,上班变成了一种奢望。
已经失业太久太久,每天压力大到爆棚,咬牙含泪坚持。
目前又处于一次谈薪崩溃后,至今还未有offer,边哭边自我怀疑中……


前一段时间,我们河南许昌的一位父亲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位爸爸为救患有白血病的女儿,每天拌涂料20吨,没日没夜当喷漆工,为了救女儿,哪怕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哪怕每顿饭只有榨菜馒头,哪怕背井离乡,他也要一直这么努力下去。
因为他知道,他每多挣一分钱,孩子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尽管这希望渺茫。

生活中,还有很多人,每天加班到深夜,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微薄的工资,想换工作,心里没底。
毕竟35岁是职场人的“生命线”,过了线,随便动一动可能都致命。
不换工作,连基本吃饭都快成问题。

更可怕的是,饭可以不吃,贷款不能不还。
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苟住。
前无来路,后无退路。

之前在某乎上有个问题:“你在最饿时曾饥不择食吃过什么?”
其中,一个10万点赞的回答看哭了无数人:

刚毕业那会一月工资六百,我租了个筒子楼,交了三百,充话费、买生活用品,清清楚楚记得那时候兜里还剩下25.6元。
楼下有一家做焖菜的,就是辣椒白菜粉皮五花肉放锅里焖,我每次路过那个大锅都装作打电话的样子多停留一会,闻闻味道解解馋。

有一次,我一整天没出门,期间喝了无数次自来水,好不容易捱到晚上准备睡觉,楼下焖菜老板突然掀开锅盖,我趴在窗户向下看,原来一帮人去吃夜宵,我看的清清楚楚他们要了整整三碗五花肉。
我攥着兜里二十五块钱数了好几遍,还是没下决心去吃一碗,跑去小卖部买了一包一块钱的方便面,买了一块钱的馒头,没办法烧开水,用凉水泡面,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泡面。
去年,我带着老婆孩子又去了那个胡同,我要了两碗肉,一碗白菜粉皮,几碗米饭,我把米饭拌倒菜里,添上五花肉,这一碗碗焖菜在我面前冒着热气,我拌匀了每一粒米饭,大口大口吃下,一边吃一边掉泪,止都止不住。

你知道哪种感觉吗?不是满足,更不是前所未有的酸爽,那一刻只有委屈,我好像抬头就能看到那个趴在窗户上攥着二十五块钱的少年,他那么想吃一碗焖菜配肉,却隔了这么久才吃到。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艰辛无法对人说,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完美,不是吗?
低谷时,我们可能流着口水觊觎那碗五花肉,可是,走过低谷,我们终究能吃得上那碗五花肉。
当我们在为裁员失业唏嘘时,还有一个特别残酷的事实是:认为你没用的,除了你的老板,还有这个时代!
当你还一头雾水懵懵懂懂时,这个时代早已默默地抛弃了你;当你还沉浸于岁月静好时,外面的世界早已大江奔流。
时代的巨轮不会因为谁而停止向前,不管你承认与否,你我都只是苟且求生的蝼蚁。

如果你要问我,明天会不会变得更好?
我会说:
“有时候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命运常常曲折,我们唯一能学的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去适应它!
愿共勉,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