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看到就不会下架了:滴滴的锦囊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
这个会议,在当时,被绝大多数人低估了。
简单罗列一下几点重要会议内容:
平台经济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平台企业发展不规范、存在风险,平台经济发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监管体制不适应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要健全完善规则制度,加快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平台经济的优点是什么?
什么是格局?会议上这么说的: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
换言之,平台什么时候也不会倒,反而是重要的治理的抓手。
平台经济的缺点是什么?
垄断、资本无序扩张。
如果滴滴认真研究了这个会议纪要,可能就不那么匆忙上市了。
如何发扬优点,规避缺点?
健全的法律法规,用制度来约束。这种指导意见是制度的第一步,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先用红头文件来指导,并不断调整,最终经过人大形成法律条文。
简单讲,平台和实体有什么区别?
平台本身基本不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整合实体来实现效率最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方无序扩张,会导致平台抽成越来越高,实体就越来越难。
这和传统商业的房租很类似,政策允许平台做大做强,但不要攫取太多的剩余价值,要控制你的利润率,为全社会服务。
未来,平台大概率会被限制超额毛利率和资本运作空间,可以竞争,可以做大,正常竞争监管不过问,但只能薄利多销,不要尝试25%甚至30%以上的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