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小记
10.1~10.4:青岛,婚礼
10.4~10.6:成都,仙人掌音乐节
10.6~10.8:上海,和妹妹们
婚礼
结婚的人是我一位学姐。
初识学姐,我们关系并没有很亲密,很久很久都不联系,只是在彼此好友列表里占掉一个位置罢了。很久后的一个周末,学姐说她感冒了,似乎有些发烧。我发去几句毫无意义的问候,才恍然觉悟,她是不是想找我陪她去医院?于是主动提出去医院。为了感谢我,学姐送我半打她用的抗氧化口服液。后来我们就口服液的味道展开了聊天和较高频次的联系。
学姐是一个很勇敢的人。
有一天,学姐忽然发来很多高数题和我讨论。她说她在准备考博。当时学姐28岁,已经有非常稳定和比普通人高很多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她是文科生,而她考博的专业,是理科专业,要考最难的高等数学。没想到她真的坚持了下来。跳脱出自己习惯的事去做一件新的事,总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这件习惯的事,已经为她带来了高于普通人数倍的收益,还敢于跳出舒适圈,这需要巨大的勇气。
考博第一年,她总分差2分,因为那时候她的数学,只打完了基础。考博第二年(也就是今年),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博士生考试状况频出,她们是线上考试,可惜她婚前事务繁忙,所以这次又差了三分,不过这次总算不是数学差了,所以下次应该很好考。
在结婚之前学姐的感情线一直很不顺。争吵,昔日爱人反目,这些都让她的谈吐看起来成熟许多许多。有很长一段时间,她说她可以一直不结婚,就这样一个人过一辈子。但我庆幸的是,当她遇到所爱,她还是那个勇敢的她。她好不顾虑,亦不保留,仍像未被伤害过一样去付出和爱。
我是作为伴娘参加婚礼的。
婚礼上我抢到了捧花。主持人让我说一段话。
我其实很容易自我感动,还没说话,感觉眼泪就憋不住了。
我说,我认识的xhy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爱情也好。希望她未来的人生之路,可以一直这么勇敢,要勇敢。
可能是真的可以感受她每个决定的艰辛,祝她未来勇敢的那一刻我泪如泉涌,冲过去给了她一个拥抱。
我向来认为仪式可有可无,只是人类自我感动的无聊之举。
可我却总输给这些自我感动的时刻。

在青岛的时候看了场电影。


成都
婚礼结束后,去了成都。
成都之行的目的是去仙人掌音乐节。这是我今年第一次去音乐节,因为在同一天的演出安排中看到了房东的猫,乃万,和朴树。我实在无法拒绝。
朴树陪伴了我整个初中到大学,房东的猫陪伴了我的大学时代,乃万则是因为一些很偶然的时刻,让我感受到这个女孩,言行炙热,内心温柔。
所以即使无人陪同,即使黄金周期间交通费住宿费很贵,即使我向来在陌生的地方,独自一人会怕到无法入睡,我还是在看到阵容的第一秒,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去。
见到朴树的那一刻人群在沸腾,类似朝圣。似乎那个人是一种信仰,一根端正的竹子,一片茫然白雾里忽然出现的显眼的旗子。我去过几次音乐节,却是第一次见到朴树。那一刻的感受无比神圣。人群都在喊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他说他今年身体好了很多,感觉整个人都在重启。他唱了很多欢乐的歌,他甚至笑了。
他唱的每一首歌,人群都会唱。
倒数第二首歌结束以后,他说,乐队要收拾东西了,我们一起来唱送别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唱这首歌的时候,有人一边哭一边唱。
信仰就是有这种力量。

去成都的过程颇为艰辛。为了省三四百直飞的钱,选了从青岛到合肥再从合肥转机。两班飞机全都晚点。合肥的天是灰白色的,雾蒙蒙看不真切。上飞机后三个小时才到成都。到了成都又辗转许多,才到了住处。
我之前只去过成都一次,时间也很短,却很喜欢这个城市。这座城市悠然自得,喝茶吃火锅,连走路速度都很慢。一切都是我喜欢的生活。
晚上和高中同学吃火锅。吃完火锅后自己骑着车在街上乱逛,路过一家有一家店铺,闻着空气里有时候飘过的火锅香气,感觉整个人都被巴蜀之地的美食渗透着。
路上买了一只熊猫玩偶,陪我睡觉。
我一直以来对一个人睡觉都有阴影。
小时候妈妈喜欢看法制频道,那里面有一个连环杀人犯,会随机挑选作案对象,夜里爬上十几层的高楼,悄无声息地打开这些家庭的窗户,进去杀掉全家人,并蘸着血在墙上写字。普通平凡的幸福人家,就这样被灭口。
从那时候起我就每天晚上必须反复检查门窗,一遍又一遍。有时候睡到深夜,还会再起来检查一遍。
高三的时候,有天晚上我被父母叫醒。老家发生了很急的事,他们要连夜回去,于是我一个人在家。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在电脑前看了一整晚动画片。
后来我无论去哪里旅行,都必须要有一个人和我住一间。
工作后养了猫,猫咪有时候会跑,会叫,也陪我度过了很多个夜晚。
我逐渐知道我生活的地方很安全,不会有杀人犯夜里闯入,但我还是经常害怕。
在青岛一个人住一晚的那天,我一直到凌晨三点才睡着。
所以在成都吃完饭的第一件事,是给自己买一个毛绒绒的熊猫玩偶。摸着它就像摸着我的小猫咪,即使玩偶摸起来没有小猫咪那么暖和。即使如此,我还是开着灯睡了两晚。
但好在每经历一次,惧怕就少一分,总有一天,我可以独自在陌生的地方,关掉灯在黑暗里入睡,一夜无梦,睡至天明。

夜里逛街的时候发现一些有趣的事。
比如看到一家古色古香的店,名字叫《铜雀台》。没想到却是酒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当代二乔们,在铜雀台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比如看到奶茶店,奶茶杯盖都是可可爱爱的小大熊猫。

夜里的购物欲总是很旺盛。喝了茶便买了茶叶,看到酒,心里知道它三倍于市价,却还是买了酒。
回到上海,把此次出行的各种纪念物往记录用的本子里粘贴的时候,翻到四年前去成都时候的记录。

那是我第一次去成都,第一次去酒吧。
做了二十年乖宝宝的我喝了两天酒,白天泡在书店,晚上泡在酒吧。也把这座城市的安适自由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在西西弗买的书是袁珂《山海经》和王小波《黄金时代》。
和故友聊天,内容是很多很多生活中很丧的事。好像那时候的我们都丧得不得了,现在的我也是。
后来听到一首歌,叫《成都》。心说好巧,我也是在深秋去的成都,也是在小酒馆的门口坐了很久。
翻手账的时候发现以前看过的电影,票上的字都没有了。只剩下我钢笔记录的与谁看,却没有了看的内容。后来我认真回忆,总算一个个想了起来,一个个又用钢笔把当时看的电影名字加了上去。
后来听人说那种热敏纸,上面的字一两年就会消失。
有一个人说,就好像记忆也跟着消失了一点。
记忆,其实在不停地消失,不然也不需要记录,以提醒自己。正如我一直提醒自己的,失去,是人生最大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