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哥独家干货】第四期:选择题技巧之图表型

嘿,该学习了!今天知识到货了,历史高分解题技巧第4讲之图表型选择题,你还不来吗?
一、题型特点
图表型选择题主要指以图片、表格为载体呈现历史现象,对考生进行考查的一种题型。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历史图片、美术图片、地图、漫画、表格、折线图、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图表型选择题对考生的考查要求有以下三方面: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总结就是一句话,图表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解题思路
总体要求:根据问题指向,提取关键信息,解读图文本质,判定选项正误。
具体思路:
1.依据材料设问要求与问题指向确定观察重点;
2.重点观察图片细节或数据变化的轨迹,从静态的数据看出动态的走向,突出分析峰值变化部分(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纵横驰骋看变化,看趋势,找差异”,兵装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漫画、宣传画、历史图片、美术图片及雕塑图片等则需要重点分析其创作背景和所折射的社会心态等);
3.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观察图片或者数据变化,知其相对应的历史背景,看背后反映的实质问题;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有机结合,选出最合适的答案。
三、例题精讲
例题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可知( )

A、民国年间人民的生活较为富足
B、这一时期教科书普遍教授西学
C、教科书引导民众树立爱国意识
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图片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插图中的关键信息。“不买洋货,都买国货”体现了对国货的提倡,反映了教科书引导民众树立爱国意识,故选C项不选理由:A项史实错误,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树立爱国意识,排除B、D两项
例题2.下面是部分年份德国总人口及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材料表明( )

A、城市化进程在持续推进
B、城市化进程加快统一步伐
C、农业改革是城市化的保证
D、城市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
表格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德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统一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故选A项不选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国统一为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条件,选项B因果倒置,排除材料未体现农业改革与城市化的关系,排除C;由表格信息得不出D项表述,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
例题3.下面为苏联(俄)1918-1937年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示意图。据此可知,苏联(俄)( )

A、经济政策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B、计划经济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C、计划经济实现了产业结构均衡
D、市场经济调动了人们投资热情
图表分析:1918-1937年,苏联(俄)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三者有很大的不同,排除A项;根据图表可知,1928-1937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2年,当时苏联大规模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故选B项;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产业结构并不均衡,排除C;市场经济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合,排除D。
例题4.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王韬思想的变化情况。这主要体现了王韬( )

A、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
B、坚持盲目自大的观念
C、逐渐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D、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图表分析:从材料来看,体现的是王韬对西方逐步的认识,认识到了西方的器物也可以这么先进,认识到了西方的文化居然也淳厚,也认识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优点,但是王韬有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怎么发现的呢?没错,就是材料中的“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其政治……可以中国上古比隆焉”,从材料可以看出,王韬从中国制度更先进的角度理解中西制度及文化方面的不同,说明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
不选理由:C项逐渐接受自由平等思想与D项深受传统文化思想说法矛盾,D项正确,排除C项,本身C项不能体现王韬思想的一个变化,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观点最初是由冯桂芳提出的,排除a项据“其政治之美”可以看出,王韬看到了西方制度的优点,B项说法错误,排除。
例题5.下图为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的情况。对其解读合理的是( )

A、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全球化进程
B、经济全球化根源于贸易金融移民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
D、贸易开放度直接决定金融一体化的程度
图表分析;从材料来看1880年到1890年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1892年-1900年移民指数较低,1900-1910年移民指数呈上升,1910年-1920年左右,移民指数短暂上升又大幅下降,1930-1940年移民指数大幅下降,1950-1996贸易开放程度呈上升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一战1914-1918,二战1939-1945),受战争和经济危机等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受阻;二战结束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复苏;20世纪90年代(1990年)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及信息技术进步等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这说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全球化进程,A项正确;
不选理由:经济全球化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没有体现工业革命和劳动力的关系,排除C项;金融一体化程度受政策、经济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贸易开放度并不能直接决定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排除D项。
例题6.如图是彦涵于1948年创作的反映当时解放区真实场景的作品《豆选》。当时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很多人不识字,所以选举干部时,在被选人座位后放一空碗,若有人想选他,则在其座位后的碗中放一粒豆子,谁的豆子多谁当选,故名“豆选”。据此可知当时解放区( )

A、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B、群众基础范围快速扩大
C、重视基层民众的民主权利
D、共产党得到了广泛支持
图片分析:材料强调是民主,体现不出“快速扩大”,“得到了广泛支持”,排除B、D两项材料表明当时解放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为保障农民选举权利的行使,解放区实行了“豆选”这一方式,这反映出当时解放区重视基层民众的民主权利,故选c项;当时解放区的民主不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故排除a项
例题7.如图反映的是开埠后广西大豆、棉花和烟草种植面积变更情况(单位:千亩) 。据此可推知广西(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种植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没有受到世界大战冲击
D、大豆加工成为主导产业
图表分析:材料反映出广西大豆、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说明广西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故A项正确;B项“根本改变”无法从材料得出,故排除;材料反映的种植面积扩大,无法体现战争的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大豆加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对比情况,无法说明大豆加工成为主导产业,故D项错误。
例题8.如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
B、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突出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
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察
表格分析:材料“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体现的是在察举制下,除了孝廉标准外,还需要对官员进行文化考核,D正确;分科考试对科举制的描述,此时尚未产生,A排除;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B排除;察举制属于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C排除。
例题9.如图为1991年从唐朝金乡县主(李渊的孙女)与其丈夫合葬墓中出土的彩绘作品,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
C、宽松开明的政治氛围
D、多元文化的交往交融
作品分析:彩绘作品反映出唐朝的女性可以骑马打猎,而且身着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这体现了唐朝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相互学习与融合,材料中的彩绘作品是多元文化的交往交融的结果,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未涉及到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因此无法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故排除A;女性骑马打猎不能代表男女平等,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未涉及到政治氛围,故排除C。
例题10.如下图为时事漫画《来自西边的风》,发表于1948年.画中西风神鼓起双腮,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漫画的寓意是( )

A、抨击美国“杜鲁门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期望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C、肯定欧洲煤钢联营推动成员国经济
D、批判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漫画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发表于1948年....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结合红宝书和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大西洋西岸的美国对欧洲的援助,即欧洲复兴计划,材料体现了外部力量对欧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正确;杜鲁门主义提出于1947年,排除A;煤钢联营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排除C;材料主要体现欧洲复兴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问题,而没有体现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排除D。
例题11.如表为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

据此可知( )
A、科学理论开始指导 工人运动
B、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
C、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D、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
表格分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工会联合会""各业的工会联合"“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各国‘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工人组织”等信息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合、全国联合到国际联合,互相合作,表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故B正确。A、C、D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例题12.如图是1951年的宣传画《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该宣传画( )

A、宣传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风貌
B、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肯定了合作化运动取得的成就
D、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的终结
图片分析:根据图片配文《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并结合宣传画中农民家庭中悬挂毛主席画像可知,这幅宣传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B正确;1951年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农业合作化开始时间是在1953年,排除C;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终结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排除D。
例题13.1912年8月,《民权报》副刊《民权画报》刊发同盟会会员庚韶的漫画《环游地球》(如下图) 。作者意在传递的信息是( )

A、提醒警惕袁世凯的专制企图
B、揭示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
C、表达对封建王朝复辟的担忧
D、认识到思想革新更加紧迫
漫画分析:漫画中,“猿猴”(指袁世凯)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转着圈跑,画出了“专制——立宪——共和——专制”的圈子。
选项分析:结合漫画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专制体制下靠武力起家,在清末“新政"中支持立宪取得政治筹码,又在辛亥革命后假称“拥护共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此后却又破坏民主,很快就要重回专制的老路。这幅漫画直观地描绘了袁世凯的政治足迹,对袁世凯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轨迹进行了直观的描绘和讽刺,作者以虚线大胆推测袁世凯破坏共和制度,又将回到专制的起点;意在提醒人们警惕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的企图,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排除B;材料与封建王朝无关,排除C;D与主旨无关,排除D。漫画《环游地球》的绝妙之处在于其“环游”,即对立宪——共和——专制三者之间是否会产生一个循环、封建君主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的民主代议制能否长期存在进行了思考。而“1912 年8月”这一时间节点又把中国政治发展趋势定格在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领导权后,积极准备复辟帝制的历史情境之中。
例题14.如表为北宋时期国家税收统计表。由此可推知( )

A、抑商政策在宋朝时期出现松动
B、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表格分析:工商税收比重增加,体现工商业得到发展,有较宽松的工商业政策,说明抑商政策在宋朝时期出现松动,A正确;工商税比重上升,并不能说明会阻碍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相反工商业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B错;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于南宋,表中数据也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C错;鸦片战争使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北宋是小农经济发展时期,D错。
四、注意事项
图表型选择题一定要分析材料图表中的变化趋势,找出差异信息,联系历史知识,得出最符合材料的选项。在平时做定哥资料书《小题精炼》习题时可以尝试去分析图表材料的变化趋势,找出材料中的差异信息,但也关注材料的时间空间定位信息,最后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做题也要多总结归纳,及时反思,最后得出一套适合自己做题的方法,并坚持下去,历史会拥抱你的。如果碰到历史基础知识不清楚的,依然可以找出定哥红宝书继续查漏补缺,及时记忆知识,定哥红宝书拥有全面基础的历史知识体系、材料答题术语和高考热点话题和习题,定哥红宝书是一本融合了基础知识和高考热点的历史知识复习资料书。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