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胜失备
恃胜失备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权智》
【原文】
有人曾遇强寇, 斗。
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其面,其人愕然,刃已揕胸。
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噀水之事。
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以洞颈。
盖已陈刍狗,其机已泄。
恃胜失备,反受其害。
【今译】
有一个人曾遇到一个强盗,他们两个人打了起来。
双方格斗刚刚开始,刀枪刚要交锋,强盗用预先含好的一口水,进行突然袭击,猛然朝那个人的脸上喷去。
那人毫无防备会有这么一手花招,愕然一惊,一愣神,正处于惊愕的刹那间,强盗的尖刀已经刺戳进了他的胸膛。
后来,有个壮士也遇上了这个强盗。壮士已经先知道了强盗喷水这一小伎俩,壮士已有心里准备。
两个人刚一交手,那强盗果然又用旧招,玩弄那一套,结果水刚刚喷出口,壮士的长枪就已刺穿了强盗的脖子。
这是因为用过的办法,奥妙已经泄露,就像祭祀时用过了的草狗(纸扎儿)一样,用一次就不能再用了,它的秘密已经泄露,还想依赖那些已泄露了机密的过时东西,靠用过的旧套路故伎来取胜,本身就反会失去戒备,反而遭到它的祸害。
【赏析】“已陈刍狗” 古时巫师用干草扎制的狗形,放在小箱子里,用锦绣包上,供祭祀时用,祷祝时把它摆出来做为不祥之物的象征,用后就把它抛掉,即扔到路上,让人践踏,最后被人捡去烧火做饭。
“已陈刍狗” 就是说已经用完,用过以后已被抛弃的东西,不能再来使用,语出《庄子·天运》。
这一篇寓言从一个强盗以含水喷人,侥幸取胜而又故伎重演,反而因此遭受祸害的故事。
“恃胜失备” 依靠它取得过胜利,取得胜利之后就麻痹大意,而失去戒备,反而受了它的害。它启发我们,只依靠取胜的旧方法,老一套,不思进取,在新的斗争中,不知随机应变,就必然会招致失败。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共二十六卷。是一部内容十分广泛的笔记,其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自然科学资料和历史资料。
沈括(1031 ~ 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翰林学士,是个较为渊博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