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根宁箫语·第44期·极限状态·20200625

2020-06-29 14:01 作者:根宁说箫  | 我要投稿

根宁箫语是我的日常随笔,当然,内容主要是关于乐器和音乐的。

人对自身器官和肢体的位置、状态的感觉,也就是对肌肉、腱和关节等的感觉,称为动觉

人对乐器的操控,始于大脑,经神经系统,最终体现为不同肌肉群的“收缩-放松”行为。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时刻关注着乐器发声和自身的动觉,并由这些感知引发对演奏行为的不断调整——这是让演奏得以成功进行的核心必要条件。

不难看出,动觉,对乐器演奏意义重大,演奏者日常进行的练习,其运动学的本质,就是依赖动觉,让器官和肢体向着特定的目标运动模式不断进化,最终达到让演奏准确、熟练、完整的目的。有效提升动觉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对演奏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动觉虽如此重要,但在普通练习者中,其概念和训练却是很少被谈到的。西方流传很广的亚历山大技术(参见《简单而实用的学箫实验——气法》中‘完美姿势’一节)及身体映射技术(参见《根宁箫语·第23期·聊聊身体映射·20200507》),包括很好的动觉训练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对一教学中,我会引用其中重要的部分,帮助学员进行提升动觉的训练。

本质上说,之前刊出的大量学箫实验(参见《简单而实用的学箫实验·合集(共17个)》)都是用以提升动觉的实验和训练方法。

其中一些方法中蕴含着一个共通的重要原理,那就是——利用极限状态。

例如,其中的“指法实验和训练:放松训练”(见《简单而实用的学箫实验——指法》):

这是一个让手指放松的实验和训练:

1.  拿起箫,让所有按孔的手指都尽力作出最僵硬的,紧扣指孔的动作,持续一两秒钟

2.  让所有的手指突然极端放松,但还是尽力保持对指孔的遮盖,仔细体会这种放松而遮盖的感觉

3.  调整手指压力,体会在步骤1和步骤2两个极端的情形之间的,不同程度按压力度的感觉;

4.  在平时的练习和演奏中,持续暗示自己的身体,要向着步骤2中那种极端放松却又能严密遮盖指孔的状态靠拢。

注意其中的前两条。

这两条内容的本质,是借助对手指按孔的两种极限状态——最紧张和最放松的感知,让演奏者充分感受相应部位的动觉,并通过多次重复的实验和训练,让这种动觉不断强化,久而久之,演奏者对按孔动作的动觉就会越来越敏感,从而更容易操控了。

之所以要利用极限状态,是因为,在实验和练习中,比起某种难以言说的中间状态,极限状态反而是人体容易获取的一种状态,从而能帮助练习者迅速发展相应的动觉。

这种利用身体动作极限状态来发展强化动觉的方法,是可以推而广之的。

例如:当遇到自己“感受不到”某种身体状态时,比如,很多朋友“感受不到喉部打开”的状态,就可以想方设法让相应的部位作出极限的动作——让喉部尽量紧缩,保持一会儿,再尽量放松等等,继而仿照上述手指实验中的方法,逐步体会两个极限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以建立,发展和强化相应的动觉。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


根宁箫语·第44期·极限状态·2020062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