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宁箫语·第43期·穿越的吉奥吉箫·20200623
根宁箫语是我的日常随笔,当然,内容主要是关于乐器和音乐的。

1886年,他研制并发布了一种11孔的无键长笛。这是一种竖吹,圆柱形内径的乐器,吹口的外观与一般长笛相同。吉奥吉宣称该乐器“无须加键,加也无妨”。在下图中实际出厂的乐器上,装有三个键。

伦敦沃利斯厂1890年制作的吉奥吉长笛,正面

伦敦沃利斯厂1890年制作的吉奥吉长笛,背面
吉奥吉长笛,或叫吉奥吉箫——如此标准的竖吹边棱乐器,称为箫,应该不会错到哪里去——令人关注,甚至令人着迷——这件乐器值得一谈。但在主流长笛发展史或演奏史上,吉奥吉长笛算不上真正重要。该乐器并未被主流演奏者使用,也未对主要作曲家产生过影响。
吹口附近有一个调音插口。下图展示了插口稍稍拔出的形态。右边的照片展示了演奏者持拿乐器时的俯视图。


吹口视图:前视图,俯视图
吉奥吉长笛通常用硬质橡胶(硬质橡胶材料崭新时或抛光后是漆黑的,但日久会老化成茶褐色)制作,管壁薄。11个同样尺寸的指孔按照正确声学位置排列,以发出从D#到C#的11个半音,筒音是D。11个音孔由双手所有十个手指控制,还要加上左手食指的掌骨侧面。
许多人对持拿吉奥吉长笛所引发的手掌伸张状态感到不适,这使得持拿和演奏吉奥吉长笛变的困难。吉奥吉本人推荐使用无键的版本,但许多实际出厂的乐器上都装有常开键,以帮助减轻持拿问题。键的个数不固定,但这些键都是用以延伸手指长度的常开键。吉奥吉长笛是非波姆的常开键系统实例。下图展示了该乐器的两个键。左上方的键由左手食指掌骨侧面操作;右边的键由左手无名指操作。在左手食指与中指所操作的孔之间,笛身背后,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操作的孔。

左手的键和孔
采用无键或少量键配合11个指孔来演奏全部半音,这种长笛设计并不是吉奥吉的首创。早在1803年,H.W. Pottgiesser 就有过这种考虑。加键会让操控复杂化,并难以协调,同时增加制造成本。吉奥吉构思竖吹长笛时,无键设计显得更加实用。

无键的吉奥吉长笛实体
吉奥吉长笛的声学品质与水平持拿的长笛有所不同。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吹口位置被移到了管子的最顶端。横笛的笛塞,以及笛塞与吹口之间的气室不复存在了。吉奥吉长笛的一个属性是,第二、三泛音可在无排气孔协助的前提下轻松发出,且音准很好。无排气孔协助的第三泛音用来演奏第三八度从 d''' 到 g'''# 的音。为叙述方便,以1到11对从上到下的11个指孔进行编号。按下123456孔(左手操作的六个孔被按下)将发出 g'。超吹的话,会得到g''。继续超吹,则得到d'''。这就是吉奥吉长笛d'''的指法;无须像波姆或简单系统长笛那样,要打开1孔来排气。类似地,d'''#的指法是按12345孔,如此可顺序打开指孔一直吹到 g'''#。注意,在前两个半八度中,完全不需要叉指指法。在这个范围内,一旦克服了拇指抬起和左手食指掌骨侧面按孔带来的乐器持拿问题,演奏技术将被极大地简化。从a'''到e''''则需要叉指指法才能演奏。
吉奥吉箫虽有实器留存于世,但其演奏音视频却找不到了。不过,以波姆系统长笛管身加横置笛头的竖吹长笛,则被冠以“人体工学长笛”的名称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真像是一种有趣的穿越。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