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夜引爆流量的曹县,汉服产业又该何去何从?

2021-06-02 22:46 作者:汉服资讯  | 我要投稿

一夜引爆流量的曹县,汉服产业又该何去何从?

图文来自:现代汉服

特别声明: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一夜引爆流量的曹县,汉服产业又该何去何从?


编者按:


本账号在之前推送两篇《作为一名普通汉服同袍,想对曹县领导说……》《#汉服市场爆发#暴露汉服产业致命黑点》(点击回顾),其中一篇已被迫消失。这一篇《一夜引爆流量的曹县,汉服产业又该何去何从?》为浮尘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1

曹县666大火了,然后呢?


本以为一周前的#汉服产业爆发#与曹县汉服产业的报道即将成为过去,没想到才是个开始。凭借“曹县666”鬼畜抖音视频,曹县一夜引爆流量红的一塌糊涂,尽管是一种被全网调侃的方式走红,但它的确是红了,现在全民都知道中国曹县及其“全国最大规模”汉服产业了。有人说曹县走的是一局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大棋,但不可否认新的黑评也层出不穷,例如最新骂人话:你汉服曹县买的吧?


曹县的产业前身固然是招黑主要原因之一,但一个地区的产业顺遂时代发展而转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这显然并不是网友不惜深挖其前身产业来爆料和吐槽曹县的全部原因。究其本质,问题还是在曹县本身对于汉服文化和汉服产业的认识理解上。曹县如此大规模的汉服产业显然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其汉服产业未来如何才能更好发展还是一个很大问题。



2

曹县汉服产业价值在哪里?


且暂时抛开“山正”问题,单从其低廉的价格来看,对于一个非同袍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仅100-200元便可以在景区游玩时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汉服进行拍照打卡,或进行一次“非时装常服”的穿着体验,都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因此对于汉服本身来说,曹县汉服的破圈作用其实是不容忽视的。大批量现货和低价使得“非同袍”也可以愉快尝试穿汉服。无论是由于何种动机,这种第一次的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使穿着者与汉服情感上发生与民族记忆的共鸣,而同时也意味着其将再次进行更多的汉服穿着尝试。这也是我们看到近几年汉服消费者飞速翻倍上涨的原因。



而对于曹县来说,通过顺应社会大众需求选择从寿衣或演出服制作升级到汉服制作,实现当地脱贫攻坚任务这一点看,曹县的汉服产业同样是意义重大。前身的服装产业尽管不太受人待见,但其的确与现代汉服制作工艺、流程相似,其原有的工厂、设备、人员都可以直接转型投入汉服生产加工。


不得不说,曹县目前的汉服产业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且它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3

曹县汉服的病瘤何在?


然而,曹县汉服产业链中的弊端同样是不可忽视。


对于一时兴起的顾客来说,曹县汉服的性价比是极高的,尽管这些汉服质量不尽人意,但并不影响他初次体验汉服和拍照发朋友圈的兴致。但低廉的汉服始终只适合初次的尝试,对于想再次消费的客户来说,往往就会开始逐渐开始寻找其他汉服商家进行购买。也就是说,曹县汉服产品与顾客的关系就像是一次性的景区消费,再加上随着新人进一步了解汉服后受到曹县汉服相关的负面舆论影响,曹县就更加难以与顾客产生粘性。



而曹县的高销量和高销售额,对汉服破圈功不可没,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原本核心的汉服文化复兴者和从业者仿佛在新的消费者加入后逐渐失去对汉服的定义权和话语权。在不少老同袍的眼中,汉服复兴和汉服产业链目前都已经陷入了瓶颈甚至退步状态。所看到的处处景区有汉服其实是在无形之中将汉服贴上了“非常服”、“引人注目的服装”、“新奇服饰”、“适合拍照的服饰”等标签。这种非日常的服饰注定只将用于特定的场合与环境,如果汉服逐渐偏向于这一类标签,最终必然是无法实现所谓汉服文化复兴的。



也正是因此,曹县目前的一夜爆红和持续增长的销量长期来看未来是并不乐观的。由于曹县缺乏对汉服文化认识以及其选择的商业战略存在一定问题,汉服界的人对曹县的汉服产业是不认可甚至非常排斥的,这使得曹县未来的道路越发偏窄,目前的火爆可以说就如昙花一现。



4

文化缺失何谈文化产业?


原本的汉服产业中,汉服商家充当的是产品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等角色,向上要对接工厂生产,向下要服务于一般消费者。这些汉服商家多为汉服同袍,他们具有汉服复兴的情怀与热情,常常不计回报的投入汉服事业中。也就是说他们在这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汉服文化定义作用。


但曹县的模式却类似于拼多多,越过了中间的经销商,直接从厂家对接消费者,他们的低价不仅是由于产品研发和制作工艺的投入成本低,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中间省去了“中间商”环节。汉服商家大部分是研发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而这种模式无疑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曹县这一模式无疑是利于县城一众工厂销售卖货的,可是也就使得曹县汉服产业缺少了汉服文化,同时也就缺失了汉服界的认证。 



可汉服作为一项文化产业,从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来说,本身文化产业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公众服务、为了文化传播,而非商业盈利。如果曹县汉服产业长期缺失文化部分,尽管曹县可以选择舍弃汉服界的认证而凭借其高销量存活甚至独占鳌头,但这会将汉服产业带入演出舞台装的狭隘服饰品类,红过一时后,所有人都无路可走。就算是曹县可以换一个服饰类目去做,也要考虑自身口碑以及消费者是否还愿意买账的问题。

 

如何真正完成产业转型,投入到汉服事业中,是曹县不可逃避的问题。



5

汉服商家需要打破的壁垒是什么?


如今曹县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而其他汉服商家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不论是什么市场和行业,都必然会存在竞争,而曹县汉服的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同样是存在的。一昧采取高姿态的负面评价和抹黑意义并不大,其他汉服商家更应该着力于自身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上。


市场是残酷的,但残酷的厮杀是每一个成熟市场的必经之路,也只有通过激烈的竞争活下来的产业才是最具有实力以及适合当下时代与社会的。文化产业的投资很大,汉服要一边做文化复兴,一边兴起文化产业就需要更大的投资,同时也具有更大的风险。今天我们还发现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同袍凭借热情都去开汉服店,尽管兴趣与热情是第一生产力,但投资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参与汉服事业并非只有自己开汉服店一条路;另一方面,汉服产业如何发展的更成熟,形成“专业人做专业事”的“长板”合作共赢模式,而非掌柜一人综合全能的补“短板”局面,这些都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6

结语


汉服界要理性认识曹县汉服产业的价值,曹县汉服的工厂直销模式是值得鼓励与学习的;而同时其存在的弊端也需要汉服界一起去合作解决。如何使得曹县汉服真正成为原创平价汉服,长期带动曹县人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使平价、日常的汉服品牌被更多人认可,这同样是汉服复兴路上需要完成的任务。


曹县汉服



其他汉服商家更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重新自我定义、突破瓶颈发展。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大家首先是走在了汉服复兴的路上,然后才是自己店铺的发展之路上。这不是站在象牙塔的指手画脚,而是文化事业的基本逻辑。打破了对竞争对手单一的敌对态度,形成相互学习而又良性竞争的局面,具有情怀的同袍才能长期掌握汉服文化定义权和话语权,将汉服市场引向更开阔的地域,将汉服复兴之路引向更光明的未来。

 

曹县汉服商家也好,其他汉服商家也好,都需要在这一场竞争中找准自身的定位,以合适的身份来加入汉服文化事业。



一夜引爆流量的曹县,汉服产业又该何去何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