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巨船沉没800年,中国为何不惜耗资3亿打捞?捞上来让人意想不到

2022-01-30 23:10 作者:楠竹一  | 我要投稿


图为南部海域沉船模型

近几年来,中国在考古界有了不少新发现,其中有不少考古发现都堪称震惊世界,就比如中国曾经打捞的“南海一号”沉船,据了解,“南海一号”是一艘建于南宋时期的大型船只,这艘巨船已经沉没了近800年,沉船在捞上来后也让人意想不到,从这艘沉船上,中国发现了近8万件宝藏,而当初为了打捞这艘800年前的沉没巨轮,中国曾耗资3亿,这可谓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那么中国究竟为何要不惜耗资3亿元打捞这艘沉船呢?“南海一号”,指一艘向外运送瓷器时因失事而沉没的木质古沉船,于2007年正式出水。

图为南部海域沉船上发掘的文物

中国之所以要耗费巨资打捞南宋沉船,其背后的原因可谓相当无奈,自进入近代史以来,中国由于在综合实力上与西方列强拉开巨大差距,在历次对外战争中,大量珍贵的文物被西方国家掠夺,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少装满文物的船只在中国沿海地区因各种因素而沉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有不少人都打着海底考古的幌子,在中国沿海进行探宝活动,其中有一名英国探宝家迈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盗挖了上百万件瓷器,并将其拿到荷兰,英国等地拍卖。

这些由外国人盗挖的瓷器,往往是中国考古界的重要证据,但由于中国自身海底打捞技术的不足以及缺乏资金,中国专家需要花费上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才能将一件本就该属于自己的文物买回国内进行研究,对于中国考古界来说,这显然是一种耻辱,为了加强自己的水下打捞技术,中国从80年代起,一边研发各种大型打捞船,另一边还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位于南部海域的南宋沉船,便是在中日合作期间发现的。

图为南部海域沉船打捞现场

尽管确定了沉船位置,但要将其打捞上来可并不容易,尽管当时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深海打捞技术,但这艘沉船可不同于其他古代沉船,在上世纪80-90年代,各国在打捞海底沉船时,一般都会在海底将船体分解成数块,在将各部分打捞上岸后再进行组装,而南部海域这艘沉船建造于800多年前的南宋年间,具备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如果采用传统的打捞方法,显然会损坏不少历史信息,为了保护这艘古船,中国不得不使用了成本极其高昂的整体打捞法。

考虑到将沉船完整打捞上岸技术难度极大,中国动用了当时所有的先进技术,例如为了将沉船顺利装箱,中国特意建造了一个重达530吨的巨型沉箱,并在箱体上铺设了近4000吨的水泥重块,从而将沉船顺利装入沉箱内,为了吊起这个巨型沉箱,中国还出动了当时亚洲最大的起重船华天龙号,尽管华天龙号的起重重量高达4000吨,但在吊起沉船的过程中依然十分惊险,起重臂上的钢梁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弯曲,经过近9个月的打捞后,沉船终于上岸重见天日。

图为南部海域沉船打捞

总的来说,对南部海域沉船的打捞,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打捞技术的发展,尽管打捞耗资近1.5亿,但这艘沉船的考古价值绝对物超所值,其搭载的不少文物,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甚至高达数十万美元,今后中国还会在沿海地区进行更多的水下考古工作,争取让更多在水下的文物重现在世人眼前。




巨船沉没800年,中国为何不惜耗资3亿打捞?捞上来让人意想不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