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仔细看看这个世界
下午补完了这部番,感慨挺多的,一时间不能全部说出来。与此同时,我的内心一直发热,于是只能躺在床上,静静地回味着。是的,我有很多话想说,但当我打开评论区时,发现大家都和我有着一样的感触,我觉得我不必再写这些了。
于是这篇文章便是这样子的——
这部番的背景是未来世界,但并不完全是。为什么这样说?有篇点评说是那个时候科技达到了很不错的程度,让机器有了情感,与之代替的便是寿命。机器有了情感那就意味着ta是个真正的生命体,一切现代的各种设定(理论)在它面前都会无效,他们本质上就是命短的人。很多人的差评都在说这部番设定有问题,它不讲逻辑什么的。其实从这里开始,整部番就一定可以不讲逻辑了。从数字到生命的单独你可能无法想象,数字必须严格按逻辑行事,但只要是人,就一定有他不讲道理的地方。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慧?为什么有的人能意外的火?还有特别经典的双缝干涉实验,这些大概都是一时半会说不清楚的。
人死不能复生,这部番看淡了死亡,放大了死亡,死亡意味着思想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身体的消失。于是作者借这样的奇特设定,展现出了普通人的内心,这也侧面烘托主角的情感。一开始,作者就在层层铺垫,其中每一个人都是艾拉的影子,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情感线和故事线的缓慢推进,不禁让我们想象最终结局是什么,这样的作法在我看来很有想法。还有就是作者先把结局隐晦地告诉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有信心,结局的确没让我失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令人深思的事。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迅速,但它仍旧是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毁灭着一些群体。我们不必庆幸自己不是片中的小白鼠,我们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小白鼠。毁灭他人也是毁灭自己。从石头到火,从打猎来自力更生到躺着吃饭,从迷信到科学,从奴隶到共产,这之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东西?现在日本准备排核废水,不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吗?而更令我们担忧的是,人类所做的,真的有意义吗?科技究竟改变了什么?由此看来,的确有些东西慢慢消逝了。这大概是这部番隐约想传达的另一想法吧……
结束了吗?不。大家可能并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情。为什么作者非要说这部番是《可塑性记忆》?而为什么整部番甚至几乎没有“可塑性”这个词?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一张纸,一颗鸡蛋,它们可以被我们轻易破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够被修复。同样地,记忆可以被删除,也可以继续读档,因为我们都明白:记忆是可塑的。
这是完美答案吗?请停下来,仔细看看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