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素材

2022-08-06 15:41 作者:讲历史的齐老师  | 我要投稿

一、文字、图片资源

  资源一

  【主题】“两会”知多少

  【内容及形式】

  两会的简介及照片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地方到中央,各地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两会,增进对国家的认识,激发求知欲

  【教学使用建议】

  用于课堂活动“两会知多少”中使用

  资源二

  【主题】“八二”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

  【内容及形式】

  现行宪法制定和表决时的历史照片。

  左上图: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982年12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图为人大代表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投票表决宪法。

  右上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1982年4月12日至21日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修改稿)》。图为胡乔木秘书长就重新修改的宪法修改草案在会上作了介绍和说明。

  下图:1982年的《人民日报》报道《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结束》

  【目的】

  引导学生理解现行宪法充分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了解民主立法原则。

  【教学使用建议】

  用于讲解“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时使用。

  资源三

  【主题】新中国的四部宪法

  【内容及形式】

 左上图:《五四宪法》——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右上图:《七五宪法》——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左下图:《七八宪法》——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右下图:《八二宪法》——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教学使用建议】

  用于讲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时使用。

  二、活动资源

    活动一

  【活动主题】假如法律也有微信群

  【活动形式及要求】

  1.查阅资料,分别学习宪法的序言及总纲和其他法律的第一部分。

  2.结合所学,创作续写“如果法律也有微信群”,进行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对话”,明确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3.可以分组合作完成。

  

  【目的】

  通过设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不同法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教学使用建议】

  在讲述“最高的法律效力”时使用,也可留作拓展探究。

  活动二

  【活动主题】宪法诵读

  【活动形式及要求】

  1.准备宪法文本

  2.在领读人的带领下,诵读以下内容

  宪法序言最后一段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宪法总纲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目的】

  交流诵读感受,引导学生加强对宪法文本的学习,从而亲近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使用建议】

  在早读、课前准备活动等时间使用。

 



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素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