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3天仙子(莨菪种子)

2023-06-14 22:01 作者:Dr中  | 我要投稿

该药对人体有害,有毒。

观其表,分析其药效。

高15至70厘米,有特殊臭味,全株被粘性腺毛。根粗壮,肉质,茎直立或斜上伸。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包茎,茎下部的叶具柄。花淡黄绿色,基部带紫色;花萼筒状钟形;花冠钟形;花药深紫色;子房略呈椭圆形。蒴果包藏于宿存萼内。种子多数,近圆盘形,淡黄棕色。

莨菪花和其他植物开的花不同,其他植物开的花较为周正,分部均匀,且均匀向阳而开,但莨菪花分部较杂乱,阳面和阴面分部也不规整,并且图2和图4的枝条分叉跨度较大,呈对称分部,与其他植株规整分部,向阳面规则的分部不同,莨菪所携阴与阳在此植株中较紊乱,阴与阳的强弱失调,正常人服用则破坏阴阳平衡,即有毒。但莨菪能杂乱生长,便说明其能抵抗住杂乱无序的阴阳,病人适量服之亦可强行矫正阴阳,但不当服用也可矫枉过正,使得患者之疾转为病。

图四,观其叶,呈锐尖状,同时叶片末梢有向下压的趋势,说明叶片上表之阳盛于下表,则该药可用于外阴内阳(如中暑,休克,昏厥,痉挛,心绞痛、腹水,水肿、糖尿病足等因内阳邪冲击正气所致患者外表虚弱且恶寒、出细汗、水气聚结来对抗暴阳,阳邪冲击的正气有正阴和正阳,还有与正气相反的邪阴和邪阳,导致阴阳失衡,身体就会时而发冷补正阴,时而发热补正阳,但表现在外的是正阴和正阳不均所致,而转化成的邪阴和邪阳)和上阴盛下阳亢之症(如恶感风寒,头冷痛,却大便阳亢不通,下体发阳以抗上表冷气,还有肾、尿路结石症也是用固阳的方式为了对抗外、上冷气侵里、下,阳气堆积逐渐转为邪阳,该药对石痈坚如石未破脓者亦有效。)


有大毒,慎内服,不可过量及连续服用。孕妇、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龋齿:天仙子烧烟,用竹筒抵牙,引烟熏之即虫孔不再发。(《证治准绳》)

  ②治年久呷嗽:天仙子、木香、薰黄等分。为末。以羊脂涂青纸上,撒末于上,卷作筒。烧烟熏吸之。(《崔氏篡要方》)

  ③治水泻日久:青州干枣十个(去核),入天仙子填满:扎定烧存性。每粟米饮服3克。(《圣惠方》)

  ④治赤白痢,哜腹疼痛,肠滑后重:大黄15克,天仙子30克。上捣罗为散,每服3克,米饮调下,食前。(《普济方》妙功散)

  ⑤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醋和莨菪子末。敷头上。(《千金要方》)


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

2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3、久咳不止(痰有脓血)。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取枣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

4、长期水泻。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

5、赤白痢。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肠风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热。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

7、脱肛不收。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

莨菪

莨菪

莨菪

8、风牙虫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有涎出,可吐去。

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极效。

10、乳痈坚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药嚼破。

11、恶疮似癞,长期不愈。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


103天仙子(莨菪种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