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委托代征代缴
委托代征代缴资质:
如果想开展业务平台方必须与税源地税务局签署《委托代征代缴合作协议》才可以做这项业务,现在被人用烂的税务局有海南、天津、湖南、河南几地等,资质比较好拿。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业务量的增加,这些地方的税务局也是越来越有标准,越来越严格。
像前段时间海南开放了一些政策,同时也清理了一批企业,像某社保就是在海南税务局的清扫活动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感兴趣的自己去查下。
人力资源资质:
这个资质也是支持的,虽然两个资质都支持同一项业务,但是却是两种模式,外观相似不代表内核相同,本文阐述的内容主要是指代征代缴资质,而人力资源资质却存在一定的风险,请慎重。
两种资质不分大小,只有获取难度差别,这个难点主要因素有地方政策、税务局领导资源等,自己脑补吧。总的来说是代征代缴资质>人力资源资质,能拿到代征代缴资质说明这个企业不缺人不缺钱,背景肯定也不差。
从安全角度来看,尽量选择有代征代缴资质的企业作为平台方来承接业务。但人力资源资质是一种众包业务模式的必须资质,部分平台方是同时拥有两项资质的,这是极好的。
签订服务协议(线下),B端企业和平台签订服务协议。
企业将结算款项及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充值到平台,服务费一般为7%以上,没错,是7%以上,因为现在一般的买票成本公开为6.45%,7%其实一点都不贵。相当于企业花了不到1%的成本,解决了票的问题,企业家都不傻,划算的。省钱又合规,是刚需。
平台给企业提供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是3%或9%,甚至有13%的(主要是物流)。这个看具体情况提供,承担的服务费费率也不同。
平台与自由职业者签订电子协议,一般是以小程序的形式进行电子签约。
c端对b端企业进行服务(实际上都是服务后来平台发个钱而已)。
平台将指定的税后报酬发放给用户,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大部分企业的付款方式占比为银行卡占比90%,支付宝占比6%-7%,微信占比3%-4%。其实微信、支付宝发放并不是很多。而且微信发放极为繁琐,体验很差,支付宝很便捷,体验非常好。部分社交电商企业用微信较多,具体看企业的类型和实际场景。
平台帮助c端实现代征代缴,一般个税为0.5%—2%,一般政策下,3万以下免个税,3-10万为一个阶梯,10万以上为一个阶梯。坑比较多,产品实现上也比较麻烦。10w以上是大部分税务局的敏感点,但是市场体量又非常大,让人又爱又恨。
以上,业内的平台基本都是这个运作模式,不管业务层面如何衍生变化,核心就是这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