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外国人不爱贴手机膜?看完才知道,竟是我们多虑了

2022-12-09 20:52 作者:科技好兄der  | 我要投稿

| hello~我是你们的der(得儿)一个爱好数码、喜欢谈论时事热点,挖掘性价比东西的宅,der友们点个关注叭!

最近 der 看到很多小伙伴在讨论一个话题,说外国人是不是都不喜欢给手机贴膜?

看了一下大家对此的说法,果不其然就有人说老外有钱,手机对于他们来说便宜,无所谓;有人说,国外手机膜贵,贴不起;也有人说,贴膜会影响手机体验,外国人更喜欢裸机使用......总之每个人都说得头头是道。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外国人真的不喜欢贴手机膜吗?为什么?

贴膜的观念与态度

首先,der 看绝大多数人都说老外很有钱,不 care 手机是否需要贴膜保护,觉得这过于片面。其实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相较于钱而言,外国人对于贴膜的观念与态度才是主观因素。

手机膜最初诞生的时候,相比保护手机屏幕,更多的是美化手机屏幕,再加上手机在当时可以说是比较贵的电子产品,所以这些手机膜同时又起着保护屏幕的作用,所以渐渐就衍生出了专门的手机保护膜。

也许是自古以来,家里父辈的勤俭节约精神,从家里遥控器保护套、到学校课本的书皮保护套、再到现在的手机贴膜、汽车膜等,不仅自己对各类物品非常爱惜,而且自小对我们的教育也如此,对于消费品而言我们更注重保护并长久使用。

由于国外的文化思想与经济水平等差异,外国人原本就没有为各种物品做保护措施的习惯,他们教育更多的是自己动手维修,所以在手机这类消费品上自然也不会进行贴膜保护。

再说了,国人对于手机贴膜的热衷程度超乎大家想象,凡是能贴的都给你贴,以至于手机贴膜也属常态。但从汽车开始,国外就对“贴膜”并不热衷,甚至还有的国家禁止贴膜,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国人对手机贴膜的态度。

和国内一样,本来老外也喜欢给自己的车贴膜,毕竟防晒防紫外线隔热,还能起着保护隐私的效果,但老外各种贴膜,降低车窗可见光的透光率,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国外很多政府觉得贴膜误事,甚至限制或禁止汽车贴膜,于是老外潜意识里就觉得贴膜不好,并养成“不贴膜”的习惯。

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下,外国人自然而然的对“手机贴膜”怀疑态度,尤其是周围大家都不贴,自己凭什么非要贴呢?

屏幕与体验

在手机设计之初,手机厂商就没有考虑到贴着手机膜而使用,因此手机屏幕采用的材质硬度会更高,像现在的大猩猩钢化玻璃,硬度已经做到接近石英颗粒,绝大多数东西都难以对屏幕造成划痕。

而国人一看到屏幕有些许纤细划痕,第一反应就是手机屏幕划花了,但在老外眼里,他们更多的会觉得是疏油层被划花了,坚信手机屏幕没这么脆弱。

另外,与其关心怎么把手机捧起来呵护,外国人更注重自己的使用体验。

在国人眼里看来,现在的手机膜不断发展,甚至已经用上了和手机屏幕一样的材质,触感方面也有所保证,但手机贴膜难免会和汽车膜一样,手机屏幕透光率的问题依旧难避免。

虽说现在国内新推出了所谓的 AR 膜,透光率做到了 95%,而且倍思、绿联等一系列厂商也把价格给做了下来,但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普及开来,更别说让抗拒贴膜的老外用上。

价格因素

虽说国内用户言传身教,让很多老外懂得手机贴膜的好处,但和国内很多用户贴膜一样,价格一直是老外抗拒贴膜的客观因素。

别看外国人都很有钱,同样的国外的手机膜也很贵,像国内几块钱一张的手机膜,国外动辄 10 美元以上,更别说是大品牌的手机膜,价格更是夸张。

der 就曾看到国外品牌手机膜能卖到 29.9 欧,相当于 200 多人民币,更贵的还有 500 多块钱的,这钱都够买一台红米百元机了。虽说看上去和国内几块钱的没啥区别,但价格上真不是和你嘻嘻哈哈的。

还有,国外不像国内到处都是贴膜的小摊,比较内卷直接免费帮贴,它们更多的是大店面,会因铺租等各种费用而加收钱。

如果你买的是 29.9 欧这种贵价品牌的贴膜,人家店里还可能愿意给你贴一下;但如果你买的是 9.9 美元的便宜膜,虽说在我们眼里看来有手就能贴,但在别人眼里看来属于劳动活,可能会收你人工费。既然贴个膜要花这么多钱,那老外为什么不留着吃顿好吃的呢?

最后,der 觉得国人总喜欢给手机贴膜,更多的是对手机屏幕没有安全感,觉得需要手机膜层层保护才得以放心,不然雷军也不会一边放言:建议大家不要给小米手机贴膜,一边又不得已满足大家需求,提供免费贴膜的服务。

而外国人也不是不喜欢贴膜,而是他们没有这种习惯,同时也对手机屏幕有信心,更多的不会刻意的去贴膜,喜欢怎么来就怎么来。



为什么外国人不爱贴手机膜?看完才知道,竟是我们多虑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