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我的思想转变
开始:康德、尼采、维特根斯坦 后来:道家、斯宾若莎 最终:赛斯 先说说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并没有搞清楚''道''的本质是什么,道家认为一切的源头就是''道'',再继续追溯就是''无''了。实际上除了''道''以外,还可以继续追溯,''道''出自于''全我''(这里是为了方便理解而说成全我,实际上全我、自我、内我都是''我''的一部分。)''道''是由全我所创造的,并且''道''并不是全部,按照道家思想''道''是局限于三度空间(这个宇宙)之内的,人们普遍认为三度空间就是全部,但事实上除了三度空间以外还存在着众多的空间系统。 再说说其他宗教,其他宗教有个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他们认为自身所信仰的都是客观的,进而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因素,那就是''信念''。神、上帝、天使、恶魔等等都是由''信念''创造的。我并不是说它们就是不存在,而是想表达这些并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主观创造的(我以前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所罗门体系可以在中国召唤出天使、恶魔并与其沟通;卦象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显化的;西方魔法和东方法术到底哪个才是有效的;宗教之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矛盾之处;后来我看到一句话可以解释这些''个人实相完全由意志所显化'')。有意思的是,这和日本的神道教有着相似之处,日本信奉人的信念可以诞生神明,若是不信则会消失。你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成''信则有,不信则无''两者的共同点就在此。 然后对于佛教我的评价是''好''。好就好在''佛咒'',虽然不是完全客观的,但是''个人实相完全由意志所显化''神通、佛咒的效果等也会因为信念所产生效果。这里说一下信念是如何产生那么多作用的,我们本身就有这种能力,但是我们的全我为了增加阅历?,而创造了三度空间,包括一些其他的空间系统。 好死不死的是,我们因为''物质''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五感就是限制我们的,五感使我们无法直接的感受事物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蓝图)而必须通过间接的''显化''才可以感受事物,这就使得我们本来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举个例子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划定了思想的界限''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这里只包括''自我''能认知道的思想)''。另外就是语言还有挺大程度的局限性,比如说语言无法完全对''接收者''传达''发出者''本人的所思所想,如果没有语言的限制,而是由思想直接传递''电磁波''交流的话,那么你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知道对方那一刻所有的感受,包括所听所见所闻所想,而不是像语言那样发出者的感受都是由接收者所想象出来的。还有就是你所看到的物质,本质上就是一团能量,但就是因为有了视觉所以你无法直接的感受,而必须通过间接的显化才能看到。还有除视觉以外的其他四感也是同样的道理,些感官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显化它们是自身的能力,但是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本来就是这样'' ''我所感受到的就是绝对客观的'',这也导致了我们思想上的受限,还导致了我们无法使用那些本身就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