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无悔华夏大汉(非三国)时期名臣

前言
由于之前的春秋战国和秦楚汉篇已经把问题都提完了,所以以后基本上没有问题对策名臣,只有普通自制名臣了。此外,为了符合官方的机制,目前只会出到大汉篇(西汉和东汉),不是三国,不是三国,不是三国! 此外,本期是云台众将专场。
政*邓禹 [天级]
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年轻时游学长安,与刘秀交好,新莽败亡后往投刘秀,劝其以河北为基地,收揽民心,待机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后率军镇压铜马起义军,又破更始将王匡、成丹诸部于河东,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邓禹被拜为大司徒,封酂侯。旋渡河入关,多方招降,所部号称百万,一度入长安,后屡为赤眉军所败,以致全军覆没,逃归宜阳,被罢免大司徒。后拜右将军,更封高密侯,以特进奉朝请。明帝时进位太傅。永平元年(58年),邓禹病逝,谥号元侯
[厚德]
每攻下一座城,提升2点威望。每次获得威望时,提升等值的威望上限。在游戏中每招募一个在野名臣,威望提升5点。
(取自邓禹追随着刘秀北渡黄河的事迹,和其举荐众多将领的事迹,技能名字取自原话) 《后汉书·邓禹传》: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欲何为?”禹曰:“但愿名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
[弘道]
当威望高于100时,民心提升20点,腐化降低10点,军心提升10点,钱粮产量提升5%,战斗力提升(现有威望值-100)/2 的值。 (核心是为了和刘秀的攻城得威望做联动,为他云台之首配套,技能名取自后汉书原话) 《后汉书》: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斯最作事谋始之几也。邓公嬴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会矣。于是中分麾下之军,以临山西之隙,至使关河响动,怀赴如归。功虽不遂,而道亦弘矣! 总结
给平原一点小小的攻击力震撼。 军*吴汉[地级]
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建武二十年(44年),因病去世,谥号忠侯,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进行。 [勇鸷]
战斗力加15,在战斗中消灭敌方一只军团时,仅一次眩晕敌方全体5秒。 (取自邓禹推荐吴汉去横扫河北的典故,技能名就是原话) 《后汉书·吴汉传》: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闲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来诸郡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撝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弭从。遂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 [差强人意]
战斗力加10,我军不受低军心造成的低士气和军队溃退效果影响,且其他势力判定我方军心时固定为100(实际的我方军心数值并不会改变)。 (取自刘秀对其的评价) <后汉书*吴汉传>——刘秀:““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一书引宋代王幼学解云:“谓(吴)汉甚发起人意思。”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引王幼学之说后亦加按语云:“然则‘差强人意’云者,乃‘甚强人意’之谓,非‘稍强人意’之谓也。” 也就是说,刘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吴公颇能振奋人的意志,他的威望抵得上一国军队。 总结
差强人意? 民*
寇恂 [地级]
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人。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曾为上谷郡功曹。更始二年,投奔大司马刘秀,授偏将军,册封承义侯。此后,治理河内郡、颍川郡、汝南郡,讨伐隗嚣,为东汉王朝建立颇有功劳。刘秀称帝后,担任执金吾,册封雍奴县侯。建武十二年(36年),病逝,谥号为威。
[借寇](可循环)
实施该政策后,当即开始重复实施上一个实施结束的时代政策,消耗与原政策相同的资源和时间后,时代政策的效果可因此重复叠加。
该政策的冷却时间为重复实施政策所需的时间+游戏内的一年时间。
(取自以“借寇恂、借寇”表示挽留地方官,含有对政绩的称美之意的典故。) 《后汉书·寇恂传》: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也。”恂对曰:“颍川剽轻,闻陛下远逾阻险,有事陇、蜀,故狂狡乘闲相诖误耳。如闻乘舆南向,贼必惶怖归死,臣愿执锐前驱。”即日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牧众]
直接相连的城全是己方城池的己方城池的铁产率提升2%,马产率提升2%,粮食产量提升5%。 (取自其如萧何一样长期镇守河内后方,给前线提供粮兵的事迹,技能名取自邓禹的评价) 《后汉书·寇恂传》: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安,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光武谓恂曰:“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光武于是复北征燕、代。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 邓禹:寇恂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才。河内富实,南迫雒阳,非寇恂莫可使也。 总结
总感觉这个才应该是萧何(恼) 军*岑彭
[地级]
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列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原是新莽棘阳县长,长期坚守宛城,抵抗绿林军。后来,归降刘玄,封归德侯,隶属于刘縯。更始帝刘玄杀害刘縯后,归属于大司马朱鲔,迁淮阳都尉,转颍川太守。后归降刘秀,拜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于河北,拜廷尉,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26年),逼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建武五年(29年),率军平定荆州。建武八年(32年),随光武帝攻破天水郡,灭亡隗嚣。建武十一年(35年),讨伐蜀郡公孙述,大战侯丹,直抵成都,被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岑彭死后,谥号为壮。
[遗恨]
当我军与一方势力的战斗中战损比到达100%之后,该势力得到岑彭的“恨”字标记。
带有“恨”字标记的势力军心减10,战斗力减5,且当军团生命值低于5%时会被
岑彭直接劝降。
(取自岑彭归效刘秀,以及保下韩歆,劝降朱鲔的事迹,技能名取自他自己的原话) 《后汉书·岑彭传》:会光武徇河内,歆议欲城守,彭止不听。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彭因进说曰:“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群雄竞逐,百姓无所归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祐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光武深接纳之。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为邓禹军师。
[望蜀]
战斗力提升20点,若我方占据了某方势力原有的城池,则我军对该势力出兵时,行军消耗时间小幅减少。当能触发“望蜀”效果的势力的城池累战度还差五点就能攻下时,该城直接向你投降。
(取自得陇望蜀的典故,和岑彭连克蜀地的战绩) 《后汉书·岑彭传》:彭上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长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所以,百姓皆奉牛、酒迎劳。彭见诸耆老,为言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让不受其牛、酒。百姓皆大喜悦,争开门降。诏彭守益州牧,所下郡,辄行太守事。 总结
既得陇,当望蜀! 最后
本期四位名臣到此结束,如果各位看管大大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欢迎讨论。如果有想看什么名臣的界限突破或是什么新名臣的话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