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正史的幽默第一人,春秋影帝淳于髡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包括现在,外国人对中国人有着一种刻板印象,含蓄、内敛、不幽默、不能开玩笑,给老外感觉总是一脸严肃的。
今天大器告诉你,错,错,错,大错特错!
其实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搞幽默了!
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录了一位名人,他的无厘头堪比周星驰,他的演技胜于梁朝伟,连成龙大哥也直呼内行。他,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录入正史无厘头第一人,淳于髡。
淳于髡并非是一介草民,而是当年齐国的首席外交官,齐威王的左膀右臂,是一位政治嗅觉灵敏的士大夫。他为人风趣幽默还很机智,总能在君国之间施展幽默才华,不仅完成使命还能全身而退,多次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和幽默,化解数次政治危机。
有一回,淳于髡奉命带着一只非常名贵的鸟,出使楚国邦交修好。结果在半路上,鸟竟然飞走逃了,随行众人都吓尿了。淳于髡安抚众人,莫事莫事。随后就提着笼子去拜见楚王。
楚王见状问他怎么回事?于是,淳于髡开始了他的表演,说道:“我原奉齐王之命来献鸟,途径河边,不忍看着笼中的鸟口渴不堪,就放它出来喝水,不成想它竟然飞走了。我当时极其羞愤,拿起刀就想自行了断,但想了想,我又担心天下人诽谤楚王您为了一只鸟而逼死来使,就觉得我不能死。不过就是一只鸟嘛,我就想不如买一只相似的献给您,但又想了想,这不就是欺骗楚王您么?所以我不能这么干。我当时心里急啊,想着不如一走了之逃了算了,但又担心齐楚两国外交从此破裂,心里觉得不能这么干。所以我就提着空笼子来跟楚王您请罪来了。”
楚王看了淳于髡的嘴炮表演,被他的鬼才逻辑折服了,愣了一阵,说道:“好!没想到齐国竟然有你这种忠信两全的人。”于是便赏赐了淳于髡大量的金银财宝,价值远比那只鸟要贵得多,髨哥又成功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幽默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后天修炼。从髨哥的故事和他其他事迹可以看出,恰当的幽默感确实可以把很多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