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路上

看名人的作品,往往有着个好的题头,像是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像鲁迅的《呐喊》,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便取名《通勤路上》,因为通勤路上实在漫长且难熬。人们总说,要写点东西,可是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换了家实习公司,通勤路上的时间愈发愈长,差不多将近两小时的公交,在车上难免胡思乱想,有时难免闪过一些奇思,不忍就此遗忘,当一个人想写东西的时候,当文思涌来,是会毫不犹豫地要写点东西,纵使自己写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也不打紧,因为当你写的时候,就懂了自己当下是什么心情,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我而言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搞软件的,搞清楚“需求”是很重要的,写点东西的时候,你就不难搞清自己当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当然,搞不清楚也没关系,就像海边拾遗一般,毫无收获难免家常便饭,有时老天爷赏脸也能收获颇丰,写的足够多了,写得自己都乏了,那就到头了,也就把自己写完了,也把自己看透了。
摇摇晃晃且拥挤的车厢内并不安宁,不得已只好把心思搁置于窗外,这才得以拾起笔来、写点东西。
“美景”于梅景
地铁,在深圳这个城市可以说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私家车的数量年年增多,开车出行,以前眼里的便捷快速早已不再,如今,开车出行就是加入到车河中排队,令人厌倦。地铁,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快速迅速在城市中崛起,不会堵车这一个优势对社畜而言简直是天大的优势,于是乎大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都会选择地铁作为通勤工具,我也不例外。
可是我却不太喜欢地铁,如果有的选,我会更喜欢坐公交出行。仍记得高中时期每周回校时,我都会到北环路边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看着远处的夕阳一点点的沉入丛林水泥之中,公交摇摇晃晃的驶来,车上有很多人,有一同赴校的同学,有刚下班的社畜,有采购完的家庭主妇,公交停停走走,渐行渐远,在钢铁森林中如同一叶扁舟。纵使每周都要路过同样的路段,而我却不会对窗外的风景感到一丝厌倦,因为美景是看不厌的。公交会路过历史悠久的南头古城,也会路过熟悉的“南山必胜客”,楼顶瞩目的企鹅风光无限。
而地铁呢?拥挤的人群,冰冷的风随行驶的方向吹来,当你觉得手机里的世界略感无趣时放下手机,望向窗外想寻求一丝乐趣,目光所及之处只有无穷无尽的墙壁以及断断续续的的应急灯在窗外闪烁,于是乎大部分人,继续拿起手机再次投身于虚拟世界,若此时这段路信号极差,万般无奈,只好打开缓存的视频或下载的电子书随意地看着,犹如笼中的狮子,暴躁且无助,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有趣”的东西了。若碰上了高峰期,整个车厢犹如罐头般拥挤,能抓住一根扶手已是不易,腾一只手出来拿着手机更是一种奢望,听歌可能是唯一选择。
拥挤的月台上,每天总有那么多人来,或者去。一班的地铁呼啸而去。几分钟后,会有另一班地铁呼啸而来,总是如此。某一天,如同往常一样,到达月台之前便带好耳机,耐心等待人群挤上一班地铁后,等待下一班地铁驶来。意外的是,那节车厢倒是下了很多人,一时反应不及,位置便被人一扫而空,但总归还是找了根顺手的杆子抓住,另一只手顺势拿出手机,寻找着今日有什么有趣之事,因为难得能解放双手,于是乎加入到了群里的闲聊中,仍记得那天跟群友聊天出奇的投入,应该是聊到了近期的AI作图,ChatGPT,某地天价彩礼等,群友纷纷表示机械女仆怎么还没研制完成,要我交彩礼不如让我去乌克兰打暑期工等云云。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一句话从我身边飘来,我抬头看了看,却没发现声音从何传来,以为是幻听亦或是较远的地方传来,便不以为然,继续与群友讨论数字生命的可行性与机械女仆的美好。
“那个,能不能麻烦帮我拿一下行李?”我终于意识到声音是来自背后,刚转过身去,却发现她不再对我说话,只见旁边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在劳烦一位坐着的阿姨,她将一个白色的行李箱递了过去,抬手将发带解开,黑色的长发随着发带松开。
霎那间,轰鸣的列车似乎变得安静、冻结了,耳机中的音乐也仿佛逐渐远去,我的意识里面只剩下面前的……美景。
那是黑色的瀑布?带着淡淡的幽香。随着头发逐渐盘起,她的耳边挂着一串白色的如同珍珠似的首饰,摇晃起来,像是湖中精灵一般在瀑布中若隐若现,白色的口罩更衬得眼前的瀑布愈发壮观,随着手腕的不断翻绕,瀑布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瀑布后白里透红的脖颈,和一条蓬松的马尾,两缕青丝从她的耳边垂下,而她来扎马尾的则是一根简单的、带有白色花瓣的发带。
周围的一切好像都被抹去了:人群、灯光、车厢,都只是虚虚的一片,美景的中间是一朵黑白二色的花。
霓虹文学中往往会提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壮绚烂,但鲜有人提到到“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恒长悠久。正如“蟪蛄不知春秋,蜉蝣不知朝暮”亦或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言,没有对比怎知自己的渺小。还是周润发饰演的广告里的那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更符合我的胃口。
一直以来,花作为美的象征,若没有人来观赏,花依然会存在,但不能作为美来存在,人定义美,人需求美。
说到底,美不过是人,自己一厢情愿的定义,一厢情愿的感动。
倘若无人驻足观赏,美景便只是景。美只有被发现,美只有被记述,才能存于我们的心中。
“开往文锦方向的列车即将进站,请勿靠近屏蔽门。”
随着熟悉的进站通知,刹车声随之响起,身体随着惯性向前倒去,我眼前的美景也随之消散,我才回到了我冰冷而熟悉的地铁中来,赶紧动身向车门挤去。
“欢迎光临梅景站,请先下后上。”
年华真的似水过,无言几何歌婆娑。
美景是不常见的,你必须不断的努力寻找,可如今,街上人流如织,大多都深埋于手机中,时不时抬头扫看一下变随即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也可能注视着地面静静的想着一天的过往,其实我也想过要提醒他们,但转念一想又不想打扰他们难得的清静与快乐,若是过了此日此刻,就很难寻找到此刻的美景了,那时你该去何处寻找呢?
珍惜当下也,亦如此时“美景”于梅景。
但或许,在虚拟网络中也能寻觅“美景”。于是乎我又拿出手机,加入到数字生命和机械女仆的讨论中来:
“群友们,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啊哈哈。”
“群友,你又反悔了!你悔改罢!回归到数字生命的怀抱中吧!”
“我哪里反悔了,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你前几天还四处游山玩水,多潇洒,跟现充一样。”
“独自出游怎么能算现充?”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罗汉局”,什么“亲近大自然”之类难懂的话,引得群友都哄笑起来,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哈哈,要不你下次地铁别听歌了,错过多好一机会啊。”
“别总是幻想了,想想彩礼能交的起吗。”
群里又响起了欢乐的笑声
2023 2 16
写于下班通勤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