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束复原】明末清初仕女装束

【装束复原】明末清初仕女装束

晚明手工业的勃兴和染织技术的发达,也为服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此时的服饰艺术,往往在宽松古雅的形式之上,渲染浓郁艳冶的色彩,体现人们对舒适性与装饰性的双重追求。

在女装中,宽博之风盛行,衣裙体量的进一步加大,几乎达到广袖拂地的程度,显得身姿摇曳、窈窕纤长。

在发型方面,䯼髻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发髻,其中“松鬓扁髻”的梳法较容易达到高耸的效果,可以塑造出如牡丹头、钵盂头、荷花头等造型,因此最得仕女们的青睐,风靡一时,正如明末清初诗人尤侗在诗中所言:“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

这种风尚,在明清之际达到顶峰,直到康熙年间的资料中,仍偶有所见,成为跨越时代的美学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