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审美风向标已变? ins风 VS 粗糙风

2019-09-04 09:30 作者:深度绿冷压蔬果汁  | 我要投稿

   

 

    封面以一张典型的ins风照片开头。

    在现在的中国。ins风火的一塌糊涂。

    什么是ins风呢?Ins,也就是Instagram这款App的简称,是美国盛产网红的一个社交媒体,每个月都有10亿用户在上面分享自己精心拍摄的照片,点赞最高的up主就成了网红。这些网红引领着社交网络上的审美风格,俗称“Ins风”。在最近几年里,Ins风特指那种经过精心布置、仔细调色、略带小清新的风格。比如,一份精心摆盘的牛油果沙拉、一面马卡龙色的墙壁,或是一张沙滩上的完美自拍。这些照片,可能是网红们费尽心机,经过无数次调光和调色,花了好几个小时,用高级的单反相机摆拍出来的。可是,在围观照片的人眼里,这些网红生活得精致又惬意,似乎不用为任何事发愁,令人情不自禁地希望,我要是能过上这种生活就好了。就是这种风格的照片,让网红们成为普通人心中的时尚领袖,给网红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不然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想当up主。在他们心中这是一个来钱又快又轻松的好职业。

    当然针对这种巨大的商机,一些网红公司早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专门建造了所谓的打卡圣地,为的就是让普通人也能拍出网红的效果。比如,在2016年,美国纽约就出现了一个网红必去、少女心爆棚的冰淇淋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快闪店,只开三周,专门针对喜欢在网上高调晒图的人。进去之后,你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粉色的梦幻世界,里面有巨型冰棍、糖果游泳池、用甜筒做成的房间,等等等等。随手一拍,就是标准的Ins风。在各路网红纷纷前去打卡之后,这个博物馆很快就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从纽约开到了洛杉矶,又从洛杉矶开到了旧金山。虽然门票高达38美元,是卢浮宫的两倍多,但3万张门票,在开售的5分钟之内就一抢而空。

    不过问题也来了。只要是Instagram上火起来的地方,都会吸引一大批人去打卡。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那个场景,往那儿一站,就能拍出和网红一样的照片,就好像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一样。所以上一代Ins风用三个关键词就能概括:精心布置、色彩明艳、小清新。这就带来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同质化极其严重。比如,沙拉一定要有牛油果,咖啡一定要有拉花,照片的色彩一定要是马卡龙色。东西重复的多了。必然会带来视觉疲劳。首先产生抵制的就是ins风发源地欧美。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他们的意识形态和对自身的认同,带来了新的网红文化。

     这里新一代的ins风正式登场。总的来说,新一代网红的照片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真实”和“原创”。

    网红营销公司Estate Five的联合创始人琳西·伊顿(Lynsey Eaton)说,新一代网红不用单反相机,而是改用普通手机进行拍照。而且,他们也不在乎什么光线,什么背景。所有原先的审美法则,他们统统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这张照片是否能表现真实的、独特的自己。

      这里面的典型代表就是Instagram上的一个22岁的姑娘名字叫里斯·布鲁特施坦(Reese Blutstein),她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就积攒了23万8千个粉丝。她的照片里,没有精致的造型,也没有后期修图,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自拍。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点,那就是她穿的衣服不是土土的,就是怪怪的。她告诉记者说:我从来不去想,我发的照片是不是太多了,我的主页是不是太乱了。只要我有了喜欢的照片,就会发上去。

    像里斯这样的年轻网红还有很多,他们都不喜欢精心安排好的照片。实际上,很多十几岁的年轻人还故意让自己的照片看起来粗糙一些。比如,他们会用一款叫做HujiCam的软件,这款软件能让你的照片看起来,像是20世纪90年代傻瓜相机拍出来的,有很多噪点,颜色也有些失真。迄今为止,这款软件已经被下载了1600多万次。一个20岁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说,大家现在都想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很多人不光喜欢用镜子自拍,还会随手抓拍。

    从老一代“显示美好生活”的网红风,到新一代“展示真实自我”风潮的转变,不只是网络审美的变化,而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从社会结构上来说,千禧一代在各国崛起,年轻一代的所思所想,他们选择的,认同的东西,影响着各行各业的风潮。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对于自身的认同感更强,他们不想“学”别人,“像”别人,他们最在意的,是自身价值的展现。

   反观我们中国,中国有4亿左右的千禧一代,他们和上一辈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追求的是“现代化”,而不是“西方化”,他们乐于接受新科技带来的进步,但同时,也保有自身的文化特色,甚至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为荣。这,才是新一代网红对于“真实”和“原创”的追求背后的原因。

    这种审美风向标的改变。对整个店面装修风格和广告营销都带来了不少的改变。以前受欢迎的网红地标。适合拍照的快闪店。慢慢将变得不受欢迎。广告营销带货。也不是像过去那样握住一杯咖啡,露出刚做完美甲的指尖,就可以获得无数的赞。或者给美妆品牌打广告的方式,展示自己已经用完的空瓶子。可现在,这种方法已经不好使了。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这些都是假的,都是品牌公司的营销手段。大家更愿意看到真实的自己,甚至是真实到近乎粗糙的风格。反而更会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共鸣。B站上越来越火爆的视频也越来越倾向于真实。原创。年轻一代的崛起,他们对于自我更强的认同感,让他们敢于追求,并且展示真实而独特的自己。整个世界总是趋于多元化的。在满大街同质化极其严重的装修风格,极其近似的消费体验,毫无差别的产品感受是无法抓住千禧一代的心的。有时候不必刻意模仿,只是做回自我,回到自然最初未经雕琢的古朴本质,你的美始终会被欣赏,会被发现。

这里有个建议,或许你拿着一杯调的略苦,不那么成功的咖啡。吃着一盘普通食材,但是明显用心制作的沙拉。不开滤镜,不开美颜,素颜的展示一身你只打算去周边公园逛逛的家居服。更能展示真实的自己。毕竟朋友圈里不是每个人都能开着跑车,喝着威士忌,去国外海滩度假。展示了真实的自己,你舒心,我们也不累。

最后以《大西洋月刊》的一句话结尾:

“他们想展示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假装成另一个人。”





文章中关于ins风的论述引用了马徐骏的相关报告

《欧美的网络审美为什么变了》


审美风向标已变? ins风 VS 粗糙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