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59 感觉

2023-01-14 09:2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59、感觉


  客观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是物质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引起的。如一面红旗,当人们看到它时即有红颜色的感觉。同人的眼、耳、鼻、舌、身五个官能相应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每种感觉器官都分工执行不同的反映职能,如眼睛管看,耳朵管听,等等。人的感觉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与动物的感觉有着根本的区别。人们的实践越丰富,对事物的感觉也就越敏锐。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感性认识的一种形式,为思维提供认识材料。任何知识都离不开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知识来源于感觉,必然导致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就不是唯物主义者。

  在感觉问题上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唯心主义走的是一条从感觉到物质的认识路线,否认感觉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例如马赫主义认为“物体是感觉的复合”,把整个物质世界看成是“我的感觉”,显然是荒谬的。唯物主义走的是一条从物质到感觉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感觉的本原,感觉只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

  对事物的感觉是认识的开始,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但感觉有它的局限性。教员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1]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感觉阶段,而要在感觉的基础上使认识不断深化,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注:

[1] 《实践论》。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59 感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