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58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5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指人们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所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指别人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包括古今中外别人的知识。教员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1]人们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首先必须重视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取得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否认直接经验,否认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就不是一个唯物论者,也就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但一个人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即使他的经验再丰富也是有限的,事实上多数的知识来自间接经验。因此,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既要注意利用自己的直接经验,也要注意利用别人的间接经验。对待别人的经验,既要虚心学习,又要分析研究,不要生搬硬套。对正面经验要认真对待,吸取有益的东西;对反面经验也要善于总结,引以为戒。学习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实践,只有以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为基础,才能真正理解和判断间接经验,从而正确吸取别人的经验,避免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并不是别人的经验不重要,如果古人、他人在获得直接经验时,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这些知识就是可靠的,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重视直接经验而又不忽视间接经验,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做到把别人的经验变为自己的东西。外国的经验,古人的经验,对我们来说,都是间接经验。为了吸取其有益的东西,必须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否认间接经验,或者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否认直接经验,都是错误的。
注:
[1] 《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