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

2022-10-17 13:41 作者:生物yes  | 我要投稿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 熟悉中药提取,精制的一般过程;

   3 熟悉颗粒剂常规质量检查;

二 实验原理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和草大青(I.indigotica Fort.)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

       主要有效成分氨基酸多是无色晶体,熔点极高,一般在200℃以上。不同的氨基酸其味不同,有的无味,有的味甜,有的味苦,谷氨酸的单钠盐有鲜味,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并能溶解于稀酸或稀碱中,但不能溶于有机溶剂。通常酒精能把氨基酸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出。

       醇沉原理是利用板蓝根中的大多数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盐、苷类、有机酸盐、氨基酸、多糖等易溶于水和醇的特性,用水提出,并将提取液浓缩,加入适量的乙醇经一次或多次沉降,析出不溶解的物质,最后制得澄明液体。它是中药制备注射剂和口服液最为常用的一种精制方法。

但其缺点是:(1):水溶性成分损失较大,对含水溶性有效成分制剂的疗效有较大影响;(2):由于板蓝根水提后浓缩及醇沉后收醇的加热时间较长,故对有效成分的破坏较大;(3):提取液中脂溶性成分在浓缩过程中可能损失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后续制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四 实验材料与器材

材料:100g板蓝根药材 糖粉若干 糊精若干  95%乙醇

器材:旋转蒸发仪*2;电磁炉*2, 挤压器*2, 金属锅*2, 烧杯, 量筒 玻璃棒 烘箱 20-60目筛;

五 实验步骤

 1提取

(1) 取板蓝根50g,加500ml水煎煮1h,挤压器滤过药渣,得到提取液1;

(2) 再将药渣以300ml水煎煮0.5h,挤压器纱布滤过,得到提取液2,弃去药渣;

(3) 合并两提取液,浓缩至约100ml;

(4) 将浓缩液进行醇沉,即加95%乙醇至含醇量60%(边加边搅拌),静置沉淀4-6h(一般为4.5小时);

(5) 取上清液作醇沉液进行减压浓缩(减压浓缩,是使用抽真空的方式降低水的沸温度使水蒸发干燥,旋转蒸发仪)至约15ml,得清膏;

2 制备软材

将清膏:糖粉:糊精按照比例1:3:1混合均匀(清膏按15克计算),加入适量95%乙醇(边加边搅拌),制成软材;

3 制粒

(2)过12-14目筛制成颗粒,于60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50min,得板蓝根颗粒。

六 理化检查

取本品0.5g,加水10ml溶解,取1ml加0.5ml茚三酮,制水浴上加热观察颜色是否为蓝色。


七 实验结果与分析(请提供实验过程的关键图片至少2副,并配简要文字说明)

 

八 思考题

(1)板蓝根有效成分是什么,传统提纯方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为什么?

(2)类似于板蓝根提纯方法的其他中药还有哪些,列举1-2种?你还知道哪些不一样的中药提纯方法,举一个例子简要描述一下提纯过程?

板蓝根


 

加水煮


纱布过滤
浓缩提取液
浓缩后的提取液
药渣
加入乙醇
静置分层
画线
减压浓缩制备清膏
制备软材
软材
板蓝根颗粒成品
板蓝根颗粒装瓶
检测为蓝色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