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镀银反射膜市场分析:市场规模达3.29亿元,同比增长15.03%

镀银反射膜是银(合金)反射膜层、基板(膜)和反射膜层保护层所构成的光反射薄膜材料。高反射膜是应用型光学薄膜中一类重要的薄膜,一般单一的金属膜只能满足常用反射率要求,但应用于高技术领域需要探求比原来更高的反射率,可以用在金属膜表面增镀介质膜的方式来提高。在制备应用性高反射膜层时,Al、Ag与Au通常是合适的选择,它们在较宽光谱区区域具有高反射性能。
反射膜根据镀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金属反射膜和白色反射膜。金属反射膜是在聚合物薄膜的表面镀金属涂层,大多使用高导电性的银、金等。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最好,通常达到99%及以上,但缺点是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对价格不敏感的手机等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组中。相较而言,白色反射膜价格较低,白色反射膜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白色聚酯(PET)反射膜和白色聚丙烯(PP)反射膜,白色聚酯反射膜因反射率高、加工性能好、成本低,已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工控等各个尺寸的LCD显示器中。白色聚酯反射膜的原理是通过在PET基材中添加不相容树脂或粒子,经过拉伸(例如双向拉伸)形成泡径大小不一的微细泡结构,这些微细泡可以起到散射光的作用,使透明的PET薄膜白色化,成为白色薄膜。一般来说,微细和均匀的泡孔数量越多、密度越高,制成的白色反射膜的反射率就越高,反射效果越好。
目前我国白色反射膜已经实现国产替代并出口至海外市场,而镀银反射膜国产化水平不高,产品仍旧依赖进口,2021年我国镀银反射膜产量在550万平方米左右,需求量高达1415.5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中国镀银反射膜产量和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10万平方米和1483.5万平方米。
2015-2022年中国镀银反射膜产量及需求量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镀银反射膜是伴随液晶显示技术与产业而衍生的光学薄膜产品,自上世纪70年代商业化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液晶显示产业的不断完善,对背光源用反射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国内外生产厂家和研究组织对该产品的反射率、反射光谱及其耐候耐久性能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到2010年,这一技术已经相当稳定和成熟,镀银反射膜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及照明装置,规模化的应用是手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模组,市场规模比较大,2021年中国镀银反射膜市场规模达3.29亿元,同比增长15.03%,预计2022年中国镀银反射膜市场规模将达到3.49亿元。
2015-2022年中国镀银反射膜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产业竞争格局、需求市场景气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镀银反射膜价格震荡明显,2020年国内销售均价为22.7元/平方米,2021年国内均价为23.2元/平方米,预计2022年中国镀银反射膜均价将增至23.5元/平方米。
2015-2022年中国镀银反射膜均价走势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镀银反射膜市场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