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只有各方合作才能有全球的未来
2023年9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会上,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H.E. Nicholas Burns)发表以下观点: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谢谢全球化论坛的邀请。
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全球面临来自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我们在刚过去的夏季看到很多气候灾难,热浪、旱灾、水灾在全球各地都在发生,这些和气候危机息息相关。2023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夏季,比过去记录中的温度高出非常多;上两个星期我们看到地中海发生了一场强风暴,造成了利比亚几万人的死亡,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未来气候变化将是更严峻的挑战,比过去看到的更加严峻。美国、中国和欧盟所有的国家面对这些灾难非常脆弱,并且已经受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共同担负责任,应对气候危机。
根据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数据,把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内需要迅速而有效行动,并且在十年内就要做到。美国气候特使、前国务卿克里在非洲气候峰会上提出,希望中美两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能够携手合作,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对所有人来讲是生死存亡的危机。在前两天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拜登总统表示在需要两国共同合作才能达成的事项上,美国随时愿意和中国携手合作,其中没有比正在加速恶化的气候危机更严重的事情。我们从前曾经成功合作过,也相信未来还会再度成功。在格拉斯哥宣言中我们承诺要把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内,并致力于控制在1.5摄氏度内。
去年11月,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面时,他们又强调我们两国必须合作才能应对跨国境的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化的问题。会面中他们提到要赋权两国官员,不仅要沟通,更要加强建设性努力。根据当时的想法,克里特使今年7月中来访北京,和解振华特使进行非常顺利的会面,双方交谈了长达三天之久。在那次来访中,两国再次承诺会继续付出努力,做出建设性的目标。这是中美关系中很不寻常的四个月。
作为美国驻华大使我很乐见布林肯国务卿访问中国,和习主席会面;耶伦、克里都在7月份分别访华,都展开了非常重要的对话;雷蒙多部长8月底来华,和李强总理会面;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就在上周,利文在马耳他和王毅外长进行了两天的对话。可见,我们两国都在付出努力强化沟通渠道,稳定两国的关系,相信我们取得了进展。中美关系对两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在气候问题上,克里特使和解特使积极互动,他们今年通过电话、线上会议、个人会面已经超过50次,我非常期待他们在下个月或者在之后几个月继续积极合作。克里和韩正副主席会面也讨论了气候变化的问题,讨论了COP会议的重要性。
拜登总统非常努力确保美国做好我们在气候变化方面承担的责任。本周他在纽约提出,气候变化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威胁,自从他2020年1月上任以来就把这当做一个使命。他设立了2030年全国制定贡献额,表示美国希望能够在2030年在2005年排放基础上降低50-52%的排放,并在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美国希望各经济体在制定国家自主贡献时,依据巴黎协定精神,跨越整个经济体,这是在20国集团峰会中的精神。美国还建立了国家第一个气变任务团队,要求把气候变化作为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的核心。
从卡特政府至今,我参与美国外交有44年,过去四十年中,美国没有像现在如此承诺于我们在气候问题上的雄心和责任。拜登总统通过了标杆性的《通胀削减法案》和“跨党派基础建设法”,旨在使美国在七年后的2030年能够把排放量减半。《通胀削减法案》是美国最大的投资,在清洁能源和气候行动方面拨款3600亿美元,希望在2030年能够减少10亿吨温室气体,这是以前任何立法制定目标的10倍。为了完成这个方案,国会通过了特殊拨款以给私营部门减税的方式做出奖励。我们全力推出行动,和世界各国的伙伴,希望达到升温不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
二氧化碳是最大的温室气体,但也不能忽略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它们是造成气温上升的另一个原因。在美国和欧盟领导的COP26会议上,我们和150个国家同意要在2030年把甲烷排放量降低30%;在COP27会议上,我们和挪威出了绿色运输的倡议,因为运输业是非常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为此我们联系国际民航组织希望达成这一目标。
中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如果全球想要维持升温不超过1.5摄氏度,没有中国积极参与是做不到的。美国前国务卿克里和国际能源署都曾表示,如果中国保持目前计划2030年实现碳达峰,其他国家想要在2040年就要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将比较困难。尽管如此,我仍然对中国付出的很多努力表示尊敬。中国在风能、太阳能方面都是领袖,我们希望美国也能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当然,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够信守中美在格拉斯哥做出的宣言承诺,降低对燃煤依赖,制定甲烷行动计划,阻止砍伐森林等现象的发生。我相信中国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成为世界领袖,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就在这周,克里在纽约提出了一个意见,指出如果燃煤使用不加以控制,将对气候变化造成很大威胁,甚至可以抵销可再生能源造成的进展。国际能源署也曾提出,就算全世界不再新建燃煤发电厂,如果现存火力发电厂不做任何改善,我们仍然很难实现控制温升“1.5摄氏度”的目标。
气候变化问题对全世界的人们都很重要,因此这不是中美之间的事情,需要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负起责任才能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当然,我并不是想要指导各国应该怎么做,我希望大家一起合作,只有各方合作才能有全球的未来。我们必须做出更多行动,因为时间不断流逝,2030年很快就会到来。
我再次感谢此次会议主持人,感谢解特使等代表中国所做的了不起的贡献。希望全世界各国和美国、中国合作,希望COP28会议上能够和中国、和其他与会方合作。
本文依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15周年系列主场活动之“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