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我们说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投资严重不足,其中土壤肥力投资不足是最突出的方面。有人说他每年施很多肥,主要是氮磷钾含量充足的复合肥,但为什么高产优质还是很难?
事实上,这是由于对有效生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大量的投资并不意味着大量的利用。只有果树能够利用的肥力才能转化为当年的经济效益。例如,生理疾病。缺铁时果树会发生黄叶病,缺锌时果树会发生叶病。但是黄叶病、小叶病不是整个园林或整棵树的病害,往往在大枝上的表现非常明显。在同一片土地上,只有与根系土壤相对应的这一支的病害才是缺乏的吗?其实不是,是土壤的有效肥力供应不足引起了局部元素缺乏症。
要提高有效肥力,必须考虑肥料的利用率。以三要素为例,目前利用率相当低。一致的观点是氮肥利用率30% ~ 35%,磷肥利用率10% ~ 15%,钾肥利用率40% ~ 45%。然而,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过量施用磷肥会抑制氮肥的吸收和利用。以红富士苹果为例,红富士苹果的需肥特性为:氮磷钾比例为1:0.5:1~1.2。也就是说,如果选用三种15%的复合肥,由于磷太多,氮的利用率会更低。
提高我国肥料的利用率有效途径有很多,其中选对适合中国作物发展特点的肥料产品种类也是最为一个重要。对于苹果树,氮肥和钾肥选用持效性的缓释肥料,养分管理可以通过持续进行均衡地供应,减少挥发、下渗的损失,从而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企业潜在肥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不同方面,一是将土壤环境中被使用固定的矿物质养分释放研究出来,二是为了加快有机物在土壤中的转化工作速度。释放被固定的矿质养分,必须以改良社会土壤为前提,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破除板结,多施用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有机肥,让微生物在适宜的水肥气热条件下当好“采矿工”,把不能充分利用的养分转化成我们有用养分。如果说施肥是治疗过程中土壤肥力水平下降的“药方”的话,生物有机肥就是一种中药,化肥设计就是采用西药,中药在治病的同时能起到调理作用,治病健身两不误,而西药在治病的同时他们还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开发学生潜在肥力还在于教师提高有机肥的转化方法利用网络速度。有的果农大量施用原生态有机肥,果园效益问题并没有很快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就认为有机肥还是学习不如化肥。其实,有机肥潜在肥力的开发是需要具备相当长的时间。
老百姓都有一句话: “瘦地三年不肥,肥地三年不瘦”,也就是说,有机肥的潜力需要多年才能释放出来。根据科学研究,有机物进入土壤并转化为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吸收和利用的形式需要1-100年以上。要加快转化速度,必须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数量越多,转化速度越快,潜在肥力越高。以上两个方面,无论是释放固定矿物养分,还是加速有机肥料的转化,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施用生物有机肥是开发土壤潜在肥力的主要方法。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和能量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物质循环生态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