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笔记整理
提升技巧多做题、少动笔、多分析
资料分析认识
国考一般20题(24~28分钟)
统计材料的类型包括单纯的文字、表格、图形以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复合类型材料
文字性材料:(30~60秒)
多段落型文字材料(时间、关键词、结构)
孤立段落文字材料(时间、关键词、标点[。;])
表格材料:
标题:是表格材料的主旨概括,扼要说明统计表的中心内容(15~30秒)
横标题
纵标题
单位和备注
统计材料:
阅读重点:标题、横轴、纵轴、图例、单位(10~25秒)
标题:简练、确切地说明图的内容,必要时注明时间、地点、描述对象等。
饼状图:图中的块按顺时针和图例对应

平方数表

已知平方差公式为:
则: 公式1
根据公式1可以轻松求出平方数前后等距离的两数乘积的值。
例如:
相同互补型两数乘积
方法:
积的头=头×头+相同的数
积的尾=尾×尾
适用情况:
头相同,尾互补。例如42×48=4×4+4=2016=2×8
尾相同,头互补。例如24×84=2×8+4=2016=4×4
一数相同,一数互补。例如44×28=4×2+4=1232=4×8
不适用情况例如:42×84、24×48
首位是“1”的两位数乘积
第一步:一个数与另外一个数的个位做和
第二步:尾与尾做积
第三部:上述“和”与“积”错位相加
例如:14×19=(14+9=23)(4×9=36)230+36=266
尾数是“1”的两位数乘积
第一步:头与头做积
第二步:头与头做和
第三步:上述“和”与“积”错位相加,最后补1
例如:41×81=(4×8=32)(4+8=12)320+12=3321

百分数和分数的转换

百化分在增长率中的应用
设

11的3位数倍数特征
一个三位数(例781),如果个位和百位的和等于十位(例7+1=8),则这个三位数就一定是11的倍数且是去掉10位上的数后的倍数(例71去掉十位就是71的11倍数)。
原理就是因为任何数乘以十一就是错位相加

估算保留位数原则:
首位不同,保留两位即可(特殊情况如:58、69、48、79虽然首位不同但是都比较接近下一整数位,所以也要保留三位)
首位相同,第2位不同保留三位
首两位相同,第3位不同保留四位
以此类推
尾数法应用场景:
选项中末一位不同
选项中末两位不同

当问题中出现具体数字,可以考虑直接使用代入法
计算2个数的比较大小,一般用大数除以小数方便计算
不考虑小数点位数的情况:1.选项首位都不同 或 2.选项数量级不同
资料分析|数量关系:中间结果会出现在错误的选项中

增长率:现期量与基期量相比较的增长幅度,等同于增幅、增速、增长速度、增长幅度、涨幅。
增长幅度:增长率的别称,比较大小时需要考虑正负号。
变化幅度:增长率的绝对值,比较大小时不考虑正负号。

:
例:


年均增长率小于总增长率的平均数(各年增长率均为正)
年均增长率可以认为近似等于各年增长率的平均数(各年增长率均为正)

若给出各年增长率,则年均增长率的计算或比较要转换为总增长率的计算或比较(精准分析)
因为:
所以:

比较一切增长率的快慢直接相除即可

年均增长率的快慢等价于总增长率快慢
若数据相差较大,则通过直接相除比较增长率的快慢
若数据相差较小,则通过先减再除比较增长率的快慢

增长量的比较:
一般认为当相差不超过20个百分点时,可以直接用 ”现期量*r“进行估算比较


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理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或100%)


两期比重变化问题
例:2017年全国GDP的增速为6.9%,其中第一产业的增速为8.9%,那么第一产业的比重上升还是下降了?
所以此类题只需要比较增速即可
两期比重差问题

平均值增长率
例:今年北京房地产销售额增速为a,销售面积增速为b,则均价增速为多少?
假设:基期2022年为2021年
间隔增长率
题型判定:间隔一年
公式:
推导:
乘积增长率
计算公式:
证明:如总人数为A,增长率为;人均收入为B,增长率为
;求总收入增长率r。
根据:
备注:平均值增长率、间隔增长率和乘积增长率和给出哪一年的量无关,只和增长率相关
混合增长率
两个结论
和的增长率介于两者之间
和的增长率更靠近基期量大的增长率
两个备注
若A=B(基期量相同),则和的增长率为两者增长率的平均数
若
,则和的增长率一定为r,反之亦然
以上两个结论和两个备注同样适合比例问题、浓度问题、平均数问题;
混合增长率的两大应用:
已知A、B的增长率、比例、浓度、平均分,求C的增长率、浓度、平均分(求和)
已知B、C的增长率、比例、浓度、平均分,求A的增长率、浓度、平均分(求和)

注意: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用千分号(‰)表示
在统计学中,
,但是在公职类考试资料分析中,年均人口数通常等于基期人口数。
百分号 %
千分号 ‰
百分点:百分数的单位(例如:5%就是5个百分点)
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n番为原来的
倍
成数:
三成:表示十分之三,即30%
七成五:表示十分之七点五,即75%
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产业增加值的和),其实就是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总值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或说除一、二产业以外的产业)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个系数越低,反应生活水平越高。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0~1之间)的常用指标, 越小收入差距约小越平等
五年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基期需要向前推一年
企业亏损面:
1吨=1000千克
1公斤=2斤
1公顷=15亩
1 亩=666.666666667 平方米
A比B多2.6倍,则A是B的3.6倍

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
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
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