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认知心理学 (中文) 5 - 记忆广度测试 (LL测试结果)

2021-02-23 05:11 作者:追寻花火の久妹Riku  | 我要投稿

本文分简短版与全文版,简短版只看LoveLive虹团的记忆广度测试详情与结果。


【简短版:只看LoveLive虹团的记忆广度测试详情与结果】

想看全文的朋友可以跳过简短版,因为该部分内容在全文版中有重复。熟悉LoveLive虹团的朋友们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进行游玩。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去全文版阅读一下LoveLive虹团人物简介。


LoveLive虹团版记忆广度测试数据与分析: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能够获得9.9的高分与100%的视频完成度非常开心!这个互动视频也成为了我目前的最高赞视频~

截止专栏发布为止,我收集到的数据为(不代表全部数据):

“≤10分”的有27人,“9分”的有55人,“7-8分”的有11人,“6-7分”的有6人,“5分”的有4人,“4分”的有9人,“3分”的有3人,“2分”的有1人,“≤1分”的有0人。

合计测试人数:116,平均值:8.22,标准偏差:2.01.


平均每个人的记忆广度是 7 个物体,并有 2 的偏差,即 5-9 的范围。平均值大于 7 可以说明:1)选择题比填空题的形式相对简单,大家可以利用各种技巧;2)大家都是LL虹虹真爱~


不同朋友有不同的测试技巧,有的朋友会受到“爱”与“艾”以及“林”与“璃”的干扰;不少朋友都选择了并非我提供的单字方法来记忆:比如年级、CP、应援色、发色深浅等,还有记忆“共同点”(比如记忆连续几个人的年级等特征)、记忆中间的部分内容(聪明的朋友已经发现我基本上在长测试的选项里不会改首尾),甚至还有结合敲手动作的朋友(比如敲左手是“爱”、右手是“艾”)等等。

由于是选择题,大家的想象力与应试技巧还是非常丰富的!看大家的评论也是非常地有趣~ 如果感兴趣,大家还可以尝试不去看选项来默写一下看看结果怎么样喔~


【群友给路人的测试】

路人好机智鸭哈哈哈哈~



【剧透警告】下面附上本次测试的设计与结果图纸:

注:原设中果林写为果,后来为了干扰大家特别改成林。




【全文版:包含完整的记忆广度测试介绍】

上期我们提到:当我们考虑将思维视为一台计算机,自然会问:

    - 我们可以在内存中存储多少信息?

    - 它取决于信息的种类吗?

记忆广度测试是一种行为测试,我们可以观察并测量该任务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亦称“即时记忆广度”,是实验心理学的术语,指人对瞬间呈现材料的最大即时保持量。最初的测量方法由雅克布斯于1887年提出。测量时实验者每次给被测试者展示一组随机数字,长度从三位至十二位不等。每当一组数字读完,被测试者必须即刻按原顺序再现。结果表明,正常成人能正确回忆的数字平均为七个左右。

 

测试背景

许多认知理论提出,存在一种短期或工作记忆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保存有限的信息量。记忆广度是工作记忆内存容量的一种度量方法。在该测试中,实验者给参与者一个项目列表,并要求他们回忆该列表。列表长度有所不同,以查看参与者将犯多少错误。

短期记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实验的记忆类型,因为人们注意到对于各种各样的刺激,记忆跨度大约为七项(正负两项,即五到九项)。这表明人拥有了一个简单的存储系统,该系统可以容纳大约七个项目。后来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可能会受到各种刺激特征(包括物品类型)对系统的影响。这些发现表明,短期记忆的能力由言语过程控制。

 

CogLab 5的记忆广度测试:

在每个测试中,将出现一系列数字,字母或单词,每个项目显示一秒钟。呈现完整序列后,将显示一组按钮,每个按钮都标有数字,字母或单词,包括刚刚显示的按钮。您的任务是按照显示刺激的顺序单击或点击按钮。例如,如果序列中的第一个字母是“F”,请确保首先单击或点击标有“F”的按钮。

正确无误意味着您以相同的顺序单击按钮,项目在序列中出现。任何错误(错误包括回忆太多物品,回忆太少物品或以错误的顺序回忆物品)均视为不正确。错误无法纠正。

如果您按顺序正确地选择了所有项目,则下次看到包含这些项目的列表时,列表长度将增加1。如果您输入有误,那么下次看到包含这些项目的列表时,列表长度将减少1。

CogLab 5的该实验包括30个测试,每种刺激类型(数字、字母、单词)各10个。每种类型的记忆广度取决于测试结束后的最终长度。

结合CogLab 5对于约六万名实验者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人的数字记忆广度为6.717标准偏差1.572;字母记忆广度为5.917标准偏差1.491;单词记忆广度为4.330标准偏差1.221.

这些数据表明,比起单词,人们更容易记住数字与字母。这也表明短期记忆的能力由言语过程控制,例如我们在记忆这些数字与字母时可能会反复念;而数字与单词这种稍短的类型更容易记忆。


UP主的 CogLab 5 测试结果:

第一次测试:数字8、字母6、单词3;

第二次测试,UP主开始记单词的首/尾字母:数字9、字母6、单词6。

 

LoveLive虹团版记忆广度测试

熟悉LoveLive虹团的朋友们可以直接点下面的链接进行游玩。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阅读一下LoveLive虹团人物简介。已经玩过测试的朋友可以跳过下面的内容前往后面的结果部分。


LoveLive虹团人物简介 & 图片使用(熟悉的朋友就跳过这一部分~)

【不熟悉的朋友记住这些图片与对应的简称即可完成测试,不需要记脸。】

1. 上原步梦,简称步或火星人/东北人,二年级生。


2. 高咲侑,简称侑(You四声)或“爷”,二年级生。步梦的青梅竹马。


3. 中须霞,简称霞或者KSKS。一年级生。 


4. 樱坂雫,简称雫(Na三声),一年级生。


5. 近江彼方,简称彼,是UP主的老婆。三年级生。


6. 宫下爱,简称爱。二年级生。


7. 天王寺璃奈,简称璃。一年级生。


8. 朝香果林,视频中简称林,我的手稿中简称果。为了干扰大家特别改成林。三年级生。


9. 艾玛·维尔德,简称艾。三年级生。


10. 优木雪菜,简称雪或菜是UP主的小老婆。二年级生。



LoveLive虹团版记忆广度测试数据与分析: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能够获得9.9的高分与100%的视频完成度非常开心!这个互动视频也成为了我目前的最高赞视频~

截止专栏发布为止,我收集到的数据为(不代表全部数据):

“≤10分”的有27人,“9分”的有55人,“7-8分”的有11人,“6-7分”的有6人,“5分”的有4人,“4分”的有9人,“3分”的有3人,“2分”的有1人,“≤1分”的有0人。

合计测试人数:116,平均值:8.22,标准偏差:2.01.

 

平均每个人的记忆广度是 7 个物体,并有 2 的偏差,即 5-9 的范围。平均值大于 7 可以说明:1)选择题比填空题的形式相对简单,大家可以利用各种技巧;2)大家都是LL虹虹真爱~


不同朋友有不同的测试技巧,有的朋友会受到“爱”与“艾”以及“林”与“璃”的干扰;不少朋友都选择了并非我提供的单字方法来记忆:比如年级、CP、应援色、发色深浅等,还有记忆“共同点”(比如记忆连续几个人的年级等特征)、记忆中间的部分内容(聪明的朋友已经发现我基本上在长测试的选项里不会改首尾),甚至还有结合敲手动作的朋友(比如敲左手是“爱”、右手是“艾”)等等。

由于是选择题,大家的想象力与应试技巧还是非常丰富的!看大家的评论也是非常地有趣~ 如果感兴趣,大家还可以尝试不去看选项来默写一下看看结果怎么样喔~


【群友给路人的测试】

路人好机智鸭哈哈哈哈~


【剧透警告】下面附上本次测试的设计与结果图纸:

注:原设中果林写为果,后来为了干扰大家特别改成林。

小结:

- 心灵计算理论(上期专栏)提出了有关记忆的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 人的大脑中没有“记忆芯片”,因此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

- 我们设计一个行为任务,以便我们可以从数据推断存储系统

- 我们对内存容量有一个粗略的估计;

- 我们还将了解其功能以及最适合存储的信息。

 

CogLab 5提供的实验手册

记忆广度测试Memory Span  

【注:问题的答案都在本期专栏中可以找到喔~ 有疑问可以来找UP主~】

 

基础问题

1. 哪种类型的刺激记忆时间最长?最短的是哪个?

2. 在回忆刺激顺序时会导致三种不同类型的错误,这三种错误会导致结果被评为不正确。这三种类型的错误是?

3. 普通人在短期记忆中可以容纳大约几项内容?

 

高阶问题

1. 通常,当刺激序列由单词组成时,人的记忆广度要短于刺激序列由字母组成时。为什么会这样呢?

2. 通常,当刺激序列由相似发音的字母组成时,一个人的记忆广度要短于刺激序列由不同发音的字母组成时的记忆广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3. 大多数(美国的)电话号码长度为7位数字,这适合大多数人的数字存储范围。将数字转换为电话键盘上的字母这一操作什么时候有用(例如九宫格打字)?这种转换与记忆广度有何关系?【提示:数字是随机的,字母可以构成...】

 

思考与讨论:

记忆广度已与智能关联。 假设来自世界各地的两个人接受了相同的记忆广度测试(以各自的母语),并且一个人的记忆广度比另一个人长得多。使用您从本期专栏中学到的知识,为什么说记忆跨度较长的人比记忆跨度较短的人更聪明呢?你的看法是?

 

实验手册的参考文献(格式难以更改请谅解)

Kawai, N., & Matsuzawa, T. (2000). Numerical memory span in a chimpanzee. Nature, 403, 39-40.

May, C., Hasher, L., & Kane, M. (1999). The role of interference in memory span. Memory & Cognition, 27, 759-767.

Baddeley, A. (1994).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Still magic after all these year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1, 353-356.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下两期内容将是对《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阅读~ 想看专栏但是不想读书的朋友可以跳过下两期,直接阅读后面的内容喔~

认知心理学 (中文) 5 - 记忆广度测试 (LL测试结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