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儿】小白保命秘籍(二十)
第九章 Excel
第一节 Excel基本操作
一、界面

二、工作表的操作

三、单元格的操作

第二节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一、公式基本语法和运算符
在公式输入时,首先必须以“=”开头,然后输入参与计算的单元格名称、数值和运算符。其中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1.运算符

2.单元格的表示
2.1 单个单元格的表示
表示方法:列标(大写字母)+行号(数字) 例如:A2 B3
列标范围:A~XFD 行号范围:1~1048576
列标变化规律:
2.2 矩形单元格的表示
表示方法:左上角单元格名称 :右下角单元格名称 例如A2:B5
多行/多列的表示:A:F 3:6
计算题:A2:B5一共有多少个单元格?
公式:(列标-列标+1)×(行号-行号+1)
2.3 多个不连续区域单元格的表示
"," "和" 例如A3:C7,D8:E9
":" "到"
空格 "交集"
2.4 不同工作表单元格的表示
表示方法:工作表名称!单元格名称 例如:Sheet1!B3
2.5 不同工作簿单元格的表示
表示方法:[工作簿名称]工作表名称!单元格名称 例如=[工作簿1.xlsx]Sheet1!A1
3.单元格的引用
3.1 绝对引用、相对引用、混合引用
相对引用:A1
绝对引用:$A$1
混合引用:$A1 或者 A$1
(切换几种引用方式的快捷键是F4)
3.2 公式的变化
①公式在复制/智能填充时,相对引用变化,绝对引用不变。
【例1】在单元格B4中有公式:=C3+$C5+C$6+$C$7,将B4中的公式复制到E8中,则在E8中的公式为什么?
变为: =F7+$C9+F$6+$C$7,
②公式在移动时,相对引用,绝对引用都不变。
【例2】在单元格A1中有公式:=$F$8 + $E9 + D$3,将其剪切粘贴到B8单元格中,则B8单元格中的公式变为多少?
变为:
=$F$8 + $E9 + D$3
③删除、插入行/列时,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都变。
【例3】在单元格A1中有公式:=$F$8 + $E9 + D$3,同时删除第2、3列和第4行,则A1中的公式变为多少?
变为:=$D$7 + $C8 + B$3
若删除的单元格在引用的单元格中(例如删除第F列,或者珊瑚第8行)则会出现#REF!的错误




问题1:求出D2:D8的总和
=SUM(D2:D8)
问题2:求出D2:D8的最大值
=MAX(D2:D8)
问题3:求出D2:D8的最小值
=MIN(D2:D8)
问题4:求出D2:D8的平均值
=AVERAGE(D2:D8)
问题5:统计A1到D8的数值类型单元格个数
=COUNT(A1:D8)
问题6:统计A1到D8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A(A1:D8)
问题7:统计D2到D8分数大于60的人数
=COUNTIF(D2:D8,">60")
问题8:统计全班的男生人数
=COUNTIF(D2:D8,"男")或者=COUNTIF(D2:D8,"=男")
问题9:统计全班不是男生的人数
=COUNTIF(D2:D8,"<>男")
问题10:统计全班分数比张伟(D8)高的人数
=COUNTIF(D2:D8,">"&D8)
问题11:求张伟分数的排名
=RANK(D8,D$2:D$8)或者=RANK.EQ(D8,D$2:D$8)
同学们注意,在使用rank函数的时候,99%的情况范围都要使用绝对引用
问题12:全班男生成绩的总和
=SUMIF(B2:B8,"男","D2:D8")
问题13:全班大于60分成绩的总和
=SUMIF(D2:D8,">60")
问题14: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之差
=MAX(D2:D8)-MIN(D2:D8)
问题15:史珍香的成绩和平均成绩之差
=D7-AVERAGE(D2:D8)
问题16:求成绩在(60,90]的人数
=COUNTIF(D2:D8,">60")-COUNTIF(D2:D8,">90")
问题17:求出每个学生排名,并显示“第n名”
="第"&rank(D2,D$2:D$8)&"名"

第三节 数据特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