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哈茂德二世改革(1):奥斯曼近代化自救改革——奥斯曼简史157

2023-11-25 13:21 作者:特大号的DK  | 我要投稿

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的马哈茂德二世苏丹评价颇高,虽然马哈茂德并没有铲除奥斯曼衰落问题的根源,反而拉开了奥斯曼帝国解体的大幕,但他矢志于帝国现代化改革,被称为奥斯曼改革的始祖,有开明专制君主之称。

马哈茂德二世苏丹

当然这位奥斯曼帝国的改革者并非一上台就大刀阔斧进行改革,18世纪的奥斯曼苏丹仅剩象征性的威严,真正权力早被苏丹之下的权臣、军阀和世俗、宗教集团攫取。而为了能够推行他的激进改革方案,马哈茂德二世足足在苏丹的位置上蛰伏了17年......


改革之始

受到近现代西方思潮的影响,马哈茂德二世苏丹的改革目标,是要将奥斯曼帝国从一个构建在伊斯兰教原则上的中世纪帝国,改造为一个基于西方世俗原则的现代立宪国家。

马哈茂德二世

而按照这一计划,他将组织新的政府机构,并且向不断进步的欧洲学习更灵活的政府理念,与过去的时代作别。但激进的改革势必触怒既得利益集团,因此马哈茂德的改革必须依靠强硬的手段!

为了成功发起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马哈茂德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苏丹至高无上的权力,让帕迪沙阿的意志无论在国都还是在外省,都成为唯一的绝对权威,不受任何人的挑战!

马哈茂德

而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马哈茂德二世终于重掌权柄。在与国内反对派的斗争中,马哈茂德苏丹锲而不舍、深谋远虑、视野开阔、精力集中、铁骨铮铮,毫不动摇地制伏了那些阻挠改革的敌对力量。

在这些反对派当中,既有日益蚕食中央政府权力的地方自治强权帕夏们,也有代雷贝伊们和其他怀有二心的地方显贵,当然,最为强劲和棘手的敌人,则是奥斯曼苏丹曾经的奴隶——耶尼切里近卫军!

耶尼切里近卫军

这些耶尼切里近卫军,曾经是奥斯曼帝国最为可敬的勇士,但自从帝国在17-18世纪衰落后,近卫军则一步步沦落成为了整个国家的腐烂之源!所以苏丹若不能彻底清除掉这些腐败的近卫军,任何改革都无从推行。

于是乎公元1826年夏,马哈茂德苏丹决心对近卫军发起决定性的一击!而这个时机也选择得恰到好处:当时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之子——易卜拉欣帕夏的部队刚刚从希腊人手中夺回迈索隆吉翁,这支隶属于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军队恰恰给苏丹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范例。

易卜拉欣帕夏

因为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清除了马木留克集团,并在此开启了现代化改革,成为了“现代埃及的奠基人”。所以穆罕默德·阿里比任何一位苏丹都更早地证明了穆斯林军队也可以像基督教国家的军队一样达到欧洲式的纪律和训练标准!而他对改革政策的追求也为他赢得了西方的尊敬和支持。

穆罕默德·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的成功,让苏丹马哈茂德意识到:他的帝国必须拥有这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所以为了发动针对近卫军的政变,苏丹提前准备了忠于自己的部队:他预见到可能会发生激烈的巷战,于是扩大了炮兵部队的规模,提升了他们的战斗力,使他们可以独当一面以摧毁近卫军。

随后他把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忠诚可靠的军官,并由一位冷酷无情的将军统领他们。而在后来的残酷厮杀中,这位将军也为自己赢得了“黑色地狱”的名号。并且苏丹还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准备了一支实力不凡的亚洲军队,用来在必要时赶来支援。

苏丹马哈茂德

如此一来,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针对近卫军的一场事变开始了......


吉祥事变

为了顺利改革,马哈茂德将支持自己的大臣放到了核心的位置上,这些人也正式签署了一项费特瓦,宣布将组建一支用欧洲方式训练、装备的新军。这为马哈茂德建立现代化奥斯曼军队提供了合法性。

马哈茂德

但出于对保守势力的忌惮,马哈茂德并不敢直接宣称建立新军,而是十分机智地对成立新军的目的做了另一番解读:为了帮助奥斯曼帝国重拾往日的辉煌,他要复兴苏莱曼时期古老的军事秩序!

这一番奥斯曼版本的“托古改制”得到了帝国宗教人士(大穆夫提乌理玛)的支持,但腐朽的近卫军则强烈反对,他们按照传统的方式把营锅倒扣以示造反。然后造反的近卫军又一次蜂拥冲进了大竞技场,杀气腾腾地向苏丹的宫殿进军,要求得到苏丹手下重臣的人头,重演历次兵变的旧戏码。只不过这一次,苏丹预先就做好了准备......

眼见近卫军已反,马哈茂德终于可以顺理成章的消灭这帮帝国毒瘤:他的部队和火炮早已蓄势待发,大部分民众也聚集起来支持他们的苏丹。马哈茂德还亲自展开了先知穆罕默德的神圣旌旗,呼吁所有的信徒聚集在大旗周围。

而就在成群的近卫军沿着狭窄的街巷逼近大萨拉基里奥宫的时候,宫墙上枪炮大作,接连不断的葡萄弹在他们的阵列中撕出一道又一道口子,中弹者纷纷无助倒地。近卫军被炮火赶回了大竞技场。他们在大竞技场进行了一番抵抗,接着又躲进了兵营的院墙背后,布置工事,等待着进攻。

但兵营却没有人来进攻,马哈茂德直接命令他的炮兵部队用重炮猛轰兵营,将里面化为一片火海和废墟!兵营和里面的4 000名叛军很快灰飞烟灭。就这样,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现代化的武器就把这支有着五个世纪历史、曾经给欧洲和日渐式微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带来恐惧的武装力量的核心部分消灭殆尽了......

随后在帝国的各个行省内,又有数以千计的近卫军被杀,让近卫军组织遭遇了彻底的毁灭!并且就在同一天,苏丹公开宣布废除近卫军,他们的名号从此以后禁止使用,他们的旗帜也全部被销毁。

一个月之后,数百年来一直支持、教唆近卫军的拜克塔什教团,也被宣布为非法组织。他们的修道院遭摧毁,主要领袖被公开处决,其他追随者则遭流放。改革派人士后来将这一事件称作“吉祥事变”(Auspicious Incident)!

吉祥事变

至此,马哈茂德苏丹彻底在国境内清除了敌对的武装力量,随后他宣布将组建一支新的奥斯曼军队,并将其命名为“穆罕默德的胜利战士”!在多年坚忍而耐心的等待之后,坚强而睿智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用一个小时的无情行动,夺回了他的奥斯曼家族祖先们曾经享有过的专断大权......


新生

马哈茂德赢得了这一阶段的胜利,获得了专断大权,随后全面恢复奥斯曼古制,但他恢复古制的目的,则是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并且苏丹马哈茂德本人并不想做一个独裁暴君,而是想要通过独裁的手段来达到进步的目的。

马哈茂德

所以在政变之后,国家反而迎来了一段开明发展的时期,苏丹在这一时期详细阐明了建设更具弹性、更加自由的社会的具体方案。他开启了一个涵盖范围十分广阔的改革方案,并将其交给他的后代继承人继续推行。

按照马哈茂德二世的计划,奥斯曼帝国将逐渐演变成一个与西方文明越发趋近的新土耳其。他务实而不无遗憾地接受了奥斯曼帝国古老版图的沦丧,但他现在要为这个缩小了的帝国创造一个全新的政府架构,帮助这个国家遏制颓势,获取新生!

马哈茂德二世

鉴于苏丹实际能掌控的版图已经大大缩水,所以马哈茂德将他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地将变成一个奥斯曼共同体,首先保证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国民的利益和对国家的忠诚。然后他对内缔造了全新的世俗君权原则,逐渐实现政教分离。而正是这一原则确保了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延续......

而在解决掉近卫军之后,马哈茂德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军事改革:他按照事前预想迅速地组建起了新军,重新启用了以往授予军队统帅的“塞拉斯克”(Serasker)称号,用这一官职取代了近卫军的阿迦。

“塞拉斯克”既是军队的总指挥,也是战争大臣,还要特别负责管理新军。他还继承了阿迦维护公共治安的职责,负责管理伊斯坦布尔的警务。维护并扩大警察系统成了塞拉斯克的主要职责之一。

并且根据规定,至少有1.2万名新军将驻扎在首都伊斯坦布尔,另外还会为外省征召更多的部队,所有军人都要服役12年。为了打造这支新军,马哈茂德极力争取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

塞拉斯克

对此,作为奥斯曼死敌的俄国人,察觉出马哈茂德与他的前代苏丹们的不同,他们十分清楚马哈茂德此时急需时间,因此俄国沙皇才挑起后续的俄土战争。随着战争的结束,《阿德里安堡和约》很大程度上将马哈茂德的军事改革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俄国人在他的新军成长为老练的部队之前就将其击败。

而在签署了屈辱性的《阿德里安堡和约》之后,马哈茂德又开始积极地投身于新军的训练和武装之中。1826年马哈茂德派人去找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要求他提供12位专家来指导练兵,但遭到了拒绝。

穆罕默德·阿里

于是苏丹只好把目光投向欧洲,但法国人此时同情希腊独立战争中的希腊人民;英国人也有同情希腊的嫌疑,因此苏丹在1834年拒绝了英国巴麦尊勋爵(Lord Palmerston)派遣军官帮助他训练部队的提议。

巴麦尊勋爵

不过后来一些奥斯曼帝国军校学生后来还是去了英国伍利奇(Woolwich),三名英国军官则被派到了伊斯坦布尔协助新军的重组。1838年英国人又派来了一支海军代表团。但由于英国人的傲慢和轻蔑,这些军官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最后帮助苏丹实现目的的是普鲁士人:普鲁士年轻的陆军中尉赫尔穆特·冯·毛奇(老毛奇)给苏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被苏丹聘为奥斯曼帝国国防和陆军训练组织方面的顾问。奥斯曼帝国还同普鲁士和奥地利互派了一些军校学生和军官进行交换学习,这也是土耳其武装部队德意志化的开端!

赫尔穆特·冯·毛奇

后来奥斯曼土耳其与德意志之间的这种合作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至于毛奇本人则对马哈茂德二世不太感冒,认为他远逊色于俄国的彼得大帝。土耳其军官们也对外国军事顾问缺乏尊重,这也让毛奇感觉受到了冒犯。

对此毛奇写道:“校官们事事让我们优先,其他军官的礼貌程度也可以忍受,但那些普通士兵不肯向我们行持枪礼,女人和孩子则时不时跟在我们后面咒骂。士兵们遵守命令,但从不敬礼。”

老毛奇

事实上对于当时奥斯曼帝国各个阶层的土耳其人来说,要消除这种对异教徒的偏见绝非易事,而正是这种思想文化上的隔阂,使得马哈茂德二世整体改革举步维艰。为此,马哈茂德二世苏丹不得不在思想文化、教育宗教上面加大改革的力度......

马哈茂德二世

那么接下来马哈茂德二世将如何行动呢?这场奥斯曼近代化自救改革最终取得了哪些成绩?它对于今天的土耳其国家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喜欢本DK作品和世界历史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本DK其他平台账号,观看更多内容!



马哈茂德二世改革(1):奥斯曼近代化自救改革——奥斯曼简史15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