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转发)
分寒热是分阴阳吗?分表里是分阴阳吗?分虚实是分阴阳吗?对于坚守“中医思维”的群体,那一定斩钉截铁,毫不犹豫的答曰:对!阴阳不分,还是中医?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何以立?
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其实任何学科都可以“不讲阴阳,本门何以立?”可惜是自嗨。
阴阳分类套娃中医,本身就是瞎掰。寒阴热阳,同时里阴热阳,虚阴实阳。阳,就只能表热实,阴,就只能代表里寒虚。当然,其实是随时自反,因为表并非没有寒,里并非没有热,更不要说,虚实包含表里寒热。
所以,有汗无汗,也是阴阳,奇偶是阴阳,先后、缓急,全是阴阳。那么,表寒应该叫啥?还是阳?有时又是阴,表阴。所以,表寒,表热,都是阳,里热也是阳。所以,阳既是热,也是寒。既是表,也是里。伟大理论永远正确。结果就是某位风水师以为的“过程有问题,结果却是正确”。无论结果如何,当然都是正确,因为随意选择。
三维不是同一个层次,这样“同名阴阳”必产生混乱,就好比四象与六经,太少阴阳四个同名,必然混淆,相关命名即暗藏陷阱,而且是常见实例。所以需要限制而又不愿意,结果就是为了“总纲”继续蒙混。
其实古人也不完全是那么执着的,汉武经学谶纬化才是悲剧。但在这种环境下 出了个张仲景,是异数。起码表里之治,是无法使用阴阳理论解释的。结果被改为,阳盛阴虚阳虚阴盛,这属于无聊。
阴阳理论具有抽象性,有时候是表达“平衡观”而不是具体指代相位关系,滥用结果可想而知。多元代数,变成二元都叫做阴阳,就会混乱,这是死胡同。所以限制使用也好,改替也好,说明理论存在“先天缺陷”。何况阴阳五行都是阴阳家的东西,不是医家,谈不上中医理论基础,中医理论的基础 是对疾病以及生理的认识,阴阳是将多元代数,强行“纲纪”成二元的不恰当的解释工具。
设给出一个阴阳,既可以是寒热,也可以是表里,还可以是虚实,甚至是有汗或无汗,根本就不知道是在说啥。自反自嗨的群体性催眠,即所谓的“中医思维”的阴阳五行为“基础”其实是躺平无思维。
数学这门,其实也是阴阳为纲。有奇数偶数,正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乘方开方,实数虚数,积分微分,分子分母,无穷大无穷小……信乎,阴阳万物纲纪。不分阴阳,数学何以立?中医也是这样。
原文作者:忆忘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032459110102yy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