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情感
生命情感的体是道德,相是生命渴望,用是十善业道。
生命最根本的渴望是对于自由、安乐的渴望。
道德的意思是,一切美好的品质、不朽之价值的总和;道德的主体是菩提心,也就是「智慧」与「慈悲」。
道德有何用处?为什么说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进德修业?
所谓业,分为善业和恶业,从长远上来说会带来好的结果的,属于善业,反之属于恶业。想要收获幸福,必须播种善因、行持善法、创造善业、结出善果。创造善业并不难,难的是止息恶业。为善去恶,就是“德”的意义所在。君不见“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其福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可为何实际感应到的福报似乎很小?因为自己的道德不够,所以无法福至心灵。这就好像木桶效应,善法会有福报,但是最终漏了多少、存下多少,还是取决于各人的道德。所谓厚德载物,拥有足够深厚宽广的道德,才能承载无限的福报。
道德需要用戒律(十善业道)去提升,反过来,之所以无法戒律清净,也是因为道德的不够。道德、戒律,二者是相互对待、彼此作用的。为什么说道德重要?除了刚刚那个“福报”的因素以外,也是因为道德是生命情感的主体,生命情感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只有道德上去了,生命情感才能上去,能量频率才能上去,才能不被恶业所束缚,身心恒不自在。
持戒即是修德,修德必须持戒。何谓持戒?持戒即是严格看护自己身、语、意三方面的活动,让恶业不生、遮止恶业,让善业增长,趋于无量。持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永恒的自由与安乐,这也正是生命渴望的涵义所在。
因此道德、生命渴望、戒律,三者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