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企鹅欧洲史《基督教欧洲的巨变》中文地图

2023-08-30 22:31 作者:三色火焰  | 我要投稿

详细说明见:翻译工作说明与英文版电子书下载

本篇为第五部《基督教欧洲的巨变》地图,共四张。本册地图每张的内容较多,且存在一些特殊名词的翻译,例如宗教改革时期改革宗的一些信条(confession),这部分内容我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会标注自己翻译时参考的一些内容或原则。如有错误或疏漏还请帮忙指出、补充。

中文地图:

1.公元1570年欧洲新教改革的传播

信条:书中Confession一词的翻译,也译作“信纲”、“信仰告白”、“信仰自白”、“认信文”等。

苏格兰信仰告白:又译为“苏格兰(人)信仰自白”、“苏格兰(人)信条”。

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

再天主化:玛丽一世(血腥玛丽)1554年即位英国女王,在位期间复辟罗马天主教,镇压新教徒,废止了已通过的两部统一法案。

统一法案:又译为“信仰统一法案”、“信仰划一法案”、“教会统一法案”。1549年由爱德华六世通过;1552年通过经过修订的第二部;1559年由伊丽莎白一世恢复。

高卢信条:1559年法国改革宗教会在巴黎通过。

瑞士信条:此处为1536年的《瑞士信条》(或称“第一瑞士信条”、书中称呼“日内瓦信条”)与1662年的《第二瑞士信条》的统称。Helvetica又可译为纥里微提、海尔维蒂,为拉丁语中的瑞士。

比利时信条:由1559年《高卢信条》为基础补充、修改,于1561年完成。

奥格斯堡信纲:于1530年提出,包括萨克森选帝侯、黑森伯爵在内的部分神圣罗马帝国诸侯签字;1536年丹麦-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在丹麦、挪威开始宗教改革,以《奥格斯堡信纲》为权威;1593年瑞典乌普萨拉会议通过采用《奥格斯堡信纲》;1605年,黑森-卡塞尔正式皈依改革宗。

哥本哈根信条:Hafnia即哥本哈根,但我没有查到具体的这份文件,欢迎补充/更正。

波兰共识:根据时间推断,1570年应当为《桑多梅日协议》(或称《桑多梅日共识》);1596年则可能是《布列斯特合并条约》(或“布列斯特联盟”、“布列斯特联合”)。

五城联盟信条:1549年,匈牙利五个反对再天主化的城市组成联盟“pentapolitana”,发表信仰告白。该条目并未查到较为广泛使用的翻译,暂作此翻译。还应注意此处资料中所示时间与图片中1545年不符,可能存在一定问题。

匈牙利信条:此处时间原图标为1502年,故翻译地图中未修改,但该时间大概率有误,1502年《九十五条论纲》都还未发表,宗教改革未开始;此外,书中标注《匈牙利信条》为1557年,而其他资料中也有说明为1562年,故此处可能为1562年。

波西米亚信条:以《奥格斯堡信条》为基础。

2.十六世纪后期的欧洲哈布斯堡

比热在英文原图中括号内的Er.推测为伯爵领的意思。

原图加粗为特殊图例(哈布斯堡的宿敌),而全大写为地区名,翻译过程中将两者全都用加粗表示了,可以查看原图作区分。

3.德意志土地上的三十年战争

兰茨贝格、法兰克福等城市在奥德河与南德地区有重名现象,应当并非地图问题。

地区、城市名以及福音派联盟之间以字体和加粗区分,但似乎不是特别明显,可以查看原图。

4.1648年欧洲的边界

本图中部分城市在不同政权控制下的名字有差异,包括拼写上也略有不同。翻译的原则是首先若在原书文本中有统一的译名,就首先采用;其次如果有较为通用的符合英文原文发音的译名,就采用此译名;最后若没有常用的符合音译的译名,就采用现代名称。可以参照以下几个例子:

北非的Bona即安纳巴,为安纳巴的古称。

士麦那是奥斯曼治下的伊兹密尔的古称,但该翻译较为通用且符合原图发音,故仍译为士麦那。

马其顿地区的Üsküb是奥斯曼人的称呼,但找不到较为通用的翻译,故译为现代名斯科普里。

另外部分地名在原书中的翻译也不统一,例如托雷多/托莱多都有出现,我就选择了自己较为熟悉的译名。


英文地图:

Map 1.The Spread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in Europe, c. 1570
Map 2.Habsburg Europe in the Later Sixteenth Century
Map 3.The Thirty Years War in German Lands
Map 4.Europe’s Frontiers in 1648


企鹅欧洲史《基督教欧洲的巨变》中文地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